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流动,师资均衡配置,教育均衡,教育公平
● 参考解析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之本,在于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其中教师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地区、城乡中小学之间的差距实质上是学校师资的差距。因此,没有学校师资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就不可能有地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难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其子女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农村学校教育难以满足广大农民这一需求,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学校优质师资匮乏。近年来,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动呈单向上位流动,尤其是农村优秀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县城,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学校师资的不合理配置成为制约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本文从教育学、社会学视角,以教育学、社会组织学和社会分层理论为依据,构建了教师流动原因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影响教师流动的社会因素、教育制度政策、价值观、学校组织文化和教师个人特征方面分析了教师流动的根源。并根据社会组织学、教育学和社会流动的合理性标准,建构了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标准: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因教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征,要求教师队伍一定要保持数量和结构的相对稳定。但教师队伍的发展又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教师流动和淘汰,以优化师资结构和合理配置,保持学校组织的活力。教师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才是绝对的。因此,提出中小学教师连续不能在同一所学校任教6年以上,流动率应保持在15% 左右。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流动要有利于学校或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符合机会均等原则。即教师流动的方向应与教育发展的需要相一致,将教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实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本研究以西北甘肃庆阳地区、青海海东地区和宁夏固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具有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对样本学校流出教师的年龄、学科、职称、流向地等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而且对影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大多数教师都有流动意向,教师隐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教师流动呈单向上位流动,具有无序性和失衡性;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对中小学教师流动意愿均产生显著影响。如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学校管理和学校地理位置,孩子上学,教师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
依据中小学教师流动原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剖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根源。其中社会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发展、户籍制度和人口迁移;教育制度政策包括人事制度、重点学校制度、城乡教育政策和教师流动政策;学校组织文化包括学校管理、教师评价和工作环境;教师个人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特征、职业追求、价值观等。
在对西北地区样本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依据本研究中所建构的教师流动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应然路径: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合理流动的制度、政策,如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建立偏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等,以规范和引导教师流动趋向合理、有序。其次,由于我国地区、城乡差距较大,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学校之间师资的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难度较大,但在县域内是可行和现实的。因此,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县域流动模式,使教师在不同岗位和学校之间进行流动,合理配置、优化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还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避免学校组织老化,保持学校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次,构建了“以师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工作环境。最后,应树立正确的教师价值观,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流动,师资均衡配置,教育均衡,教育公平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