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聋中学生,心理健康,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
● 参考解析
研究采用问卷测试法,在调查聋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应激源,验证了《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与《应付方式问卷》在聋中学生群体中使用的结构维度,使用修订的量表与问卷建立的影响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应激模型,增加了应激研究样本。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是:
1.重新构建的《生活事件量表》(聋中学生版)与《应付方式问卷》(聋中学生版)维度结构适合于聋中学生群体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聋中学生群体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聋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且分布有一定倾向性,有年级差异,高中阶段是心理问题的敏感期;聋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较小,男生与女生仅在恐怖倾向上表现不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成为困扰聋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聋中学生缺乏自我疏导的能力,焦虑难以有效发泄,容易产生害怕、不安、将问题归罪于生理缺陷等消极情感。
3.聋中学生的生活事件应激量主要集中于中等水平,他们很少受恋爱、厌学等问题的困扰,与人际关系、丧失、家庭经济情况相关的生活事件是困扰聋中学生主要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的变化、意外惊吓与事故发生等让聋中学生感到压力较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聋中学生之间的丧失因子差异显著,女生体验较男生深刻,初三与高三年级的学生对丧失的体验较其它年级深刻。
4.聋中学生在面临压力源时,倾向于积极的应付方式。他们的应付方式具有整齐划一,无性别差异特点;初中与高中学生仅存在解决问题方式不同,二级听力损失学生应付水平较低。
5.聋中学生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各变量的得分上均比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和无心理问题学生高;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聋中学生对生活事件体验不同。
6.生活事件对聋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最大,其次是消极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在聋中学生群体中,积极的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消极的应付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具有负影响作用,聋中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量愈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7.社会支持的缓冲器理论,在聋中学生群体中得到验证的同时,应付方式的缓冲理论也在模型中得到证实,同时也验证了应激缓冲理论具有的跨文化一致性。它应引起健听人群的高度关注,提示了我们在引导聋中学生正确认识残障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障碍不必过多地采取帮助与迁就,适当的生活磨砺能促进他们的成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