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肢体残疾,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 参考解析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是对残疾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残疾人口中,肢体残疾有2412万人,所占比重居各类残疾人总数的第一位。因此,肢体残疾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成为了重中之重。本研究将考察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探索体育锻炼态度、锻炼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肢体残疾青少年与健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体育锻炼对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自强中专的肢体残疾学生、健全学生共210名作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和上机测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肢体残疾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调查肢体残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结果发现肢体残疾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①自责倾向,②学习焦虑;恐怖倾向,③对人焦虑;冲动倾向,④身体症状,⑤过敏倾向,⑥孤独倾向。肢体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以及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四个因子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第二部分从肢体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水平、锻炼态度和心理健康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锻炼量的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小锻炼量的被试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两个指标上显著高于大锻炼量。锻炼态度中的行为习惯维度影响肢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水平,而锻炼水平影响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对同一学校中的肢残生与健全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肢残生身体锻炼水平显著低于健全生,二者在锻炼态度方面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肢残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健全生,并且学习焦虑的心理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心理健康总分的性别差异不受身体状况的影响。肢残生在选用的认知维度各指标上都差于健全生,肢残生运动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低。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肢体残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健全学生。
(2)体育锻炼影响肢体残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3)肢体残疾青少年在运动认知能力的发展弱于健全学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