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安康产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黄酮研究

关键词:绞股蓝,总黄酮,组织化学,水杨酸,保护酶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 绞股蓝属Gynostemma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草均具有药用价值,除皂苷外,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绞股蓝的主要药用成分。
本文选取绞股蓝为材料,对安康产的不同品系的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在组织培养的绞股蓝培养基中,分别附加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水杨酸后,研究水杨酸对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以及一些次生代谢相关酶类的活性变化。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 研究了不同品系绞股蓝的总黄酮含量,探索品系、生长时期、器官这三个因素对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系、生长时期、器官对于总黄酮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品系和器官对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最大,并且这三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对于我们选择优良栽培品系,选择收获时间、收获部位有着指导作用。安康绞股蓝三号是一个较好的品系,若在八月份的时候收获,可获得较高的总黄酮产量。研究的五个品系均是七、八月份的总黄酮含量较九月份的高,这可能是由于七、八月份是绞股蓝开花期,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次生代谢加强,所以绞股蓝黄酮含量较高。叶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茎。
2. 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 绞股蓝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除200μmol/L 处理组外,均是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并且这几个酶的活性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稳定之后,开始下降。其原因有可能是由于外源SA存在条件下绞股蓝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这几个酶活性的提高说明了SA处理可以显著增强绞股蓝组培苗的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能力,保持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而过氧化氢(catalase,CAT)酶活性则是对照组的高于处理组的,也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与SA在植物体内的信号传递途径有关。
3. 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SA后,使用外源的SA能够提高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随着处理浓度提高,总黄酮含量也随之相应的提高。在培养基中附加150μmol/L的SA能显著的提高绞股蓝组培苗的总黄酮含量。不同浓度的SA处理下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与PAL、SOD、POD、CAT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源SA处理下绞股蓝组织培养苗的总黄酮含量与PAL、SOD、POD酶活性正相关,与CAT酶活性负相关。这可以说明,附加SA后可能诱导组织培养的绞股蓝体内的一系列酶基因的表达,进而加强其次生代谢,提高绞股蓝总黄酮的含量。
4. 绞股蓝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与染色剂反应后所发出荧光的强弱不同,可以确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绞股蓝中的分布位置和含量多少。绞股蓝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叶表皮 、叶肉细胞、叶脉维管束的韧皮部、叶的表皮毛及腺毛、地上茎的表皮、棱角处的厚角组织、茎的同化组织、维管束的韧皮部以及一些薄壁细胞中。由黄酮类化合物与染色剂反应后所发出荧光的强弱,可得知叶肉中的荧光最强,所以叶肉可能是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主要组织,地上茎的厚角组织中、同化组织中、维管束的韧皮部也是积累的部位。因此可以说明,绞股蓝的营养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应是叶内的高与茎内的。这与上文中不同品系绞股蓝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一致,叶中的含量高于茎中的。
5. 采用离析液和舒氏液处理绞股蓝的叶片后,获得绞股蓝的上、下表皮装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可清楚的看到绞股蓝表皮细胞的轮廓、气孔器的结构、表皮毛和腺毛的结构,得到质量较高的照片。这种方法可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结构的研究。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