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独断》研究

关键词:蔡邕,《独断》,材料来源,影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独断》作为东汉末年经学大家蔡邕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历经千年流传已变得残缺不全、辗转多伪,后经清代学者卢文弨校正方可卒读。《独断》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学者的重视,其中关于礼制典章、名物考证等方面的内容更是成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学者考订、注释秦汉及前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典籍,但多是对原文征引,而对于书籍的传播所作甚少,以致后世难见全貌,颠倒错乱难以阅读。两宋及以后则少有学者对此书进行整理和研究,待清代学者卢文弨整理后才广为流传,但仍作为考证秦汉及以前礼制典章的材料。近代以来史学界对于《独断》的研究只是将其作为考订史料的参考材料,却并未对其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独断》的成书时间、成书过程、材料来源、版本流传、内容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鉴于此,本文依托秦汉传世文献典籍,结合相关考古材料,运用两重证据法对于《独断》自成书以来版本流传、材料来源、内容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考证。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其研究的重点,对本文涉及的研究对象作了简要的学术史回顾,重点指出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于《独断》研究的薄弱之处,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论述了作者蔡邕的生年问题以及蔡邕撰写《独断》时所具备的条件,并据此认为《独断》的成书时间大致是在蔡邕流亡的十年间,重点是对《独断》成书以来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归纳,并对唐宋以来《独断》在目录学著作中的不同归属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独断》的取材。依据《独断》自身所引用的原始文献和有可能参照文献分类进行论述,前者分条解析、查询原始文献的出处;后者以《独断》的大致成书年代为时间轴,将成书之前的相关史籍与之对照梳理,逐条摘录分析,最后归纳成表,总结《独断》的取材规律,并探寻其原因。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蔡邕撰写《独断》时的内容特点及其相关制度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蔡邕撰写《独断》中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蔡邕写作《独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整肃礼制典章,来突显和加强皇权,进而实现吏治清廉,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独断》一书中所记载的创新制度,如舆服、朝会等对后世正史史志的撰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成为史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细化。
结语部分从整体上对于《独断》的版本流传、取材特点、写作的内容特点及其对后世史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的叙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指出《独断》在秦汉文化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希冀有助于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