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戏剧翻译,舞台演出,可表演性,可接受性,个性化
● 参考解析
众所周知,戏剧翻译是个异常复杂的领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戏剧文本既可以作为文学文本来阅读, 又可以用以舞台演出。但在翻译学史上,与其他文体的翻译研究相比,戏剧翻译长久以来都是一个鲜有人问津的领域。翻译界对戏剧翻译所作的研究为数不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尤其在国内,戏剧的翻译多以文学欣赏与研究为目的,其舞台演出的终极属性多被忽略。对戏剧翻译的专项研究多数着重探讨戏剧剧本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也未建立一套较完整的戏剧翻译理论体系。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着重探讨以舞台演出为最终目的的英汉戏剧翻译,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找到一些指导性的原则。
文中指出,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音乐、美术等的结合。戏剧以其综合艺术的特性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纯粹的语言艺术属性,其适用的翻译理论与方法也有别于其它。绝大多数的戏剧以舞台演出为其终极目的,观众是戏剧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者。离开了观众的接受,戏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因此,戏剧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戏剧的演出特性以及译入语观众的接受性。戏剧翻译者不仅应尽可能地再现剧本所传递的一切语言信息,还应考虑到译本作为演出本所具有的适合舞台表演的特性。此外,戏剧中的人物是戏剧的关键,作家都会使尽浑身解数让他的人物充满个性,活灵活现。那作为译者,要吸引观众,也必须使人物充满个性。因此,个性化也成为指导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原则之一。
“可表演性”并不是本文作者的创造,最早是由苏珊·巴斯耐特提出的。 但后来她又反对将“可表演性”列为戏剧翻译原则,认为译者必须是“超人”才能挖掘戏剧文本语言的动作性,因此“可表演性”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概念,并提出戏剧翻译应该注重文本的语言和副语言成份的分析和翻译。为了证明“可表演性”,“可接受性”,“个性化”的可实行性,本文以著名戏剧翻译家英若诚为例,详细分析了他在翻译《推销员之死》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销员之死》的成功演出更为这些原则的可实行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