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女大学生,情感教育,思考
● 参考解析
摘 要
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立的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纯洁化的过程。婚恋观积极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功与否,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焦点,但是高校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暖昧态度,使得这个严肃的问题反而处在学校管理和教育的边缘。女大学生是未来高素质女性中的精英,更是未来的母亲,关注她们的情感教育,将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以往学者研究女大学生情感问题的文章也不鲜见。针对女生的婚恋特点的分析较为全面,如呈现包括恋爱年纪低龄化、恋爱动机多样化、择偶标准多样化、恋爱观念开放化、恋爱手段网络化和恋爱道德模糊化等特点。在教育方面能够意识到应当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着手,但是有一个共性就是侧重与教育途径和教育目标的呼吁,而忽视了教育手段的实效性。在学校教育中忽视了了学生群体内部成员的素质是有差异的,是需要分层跟踪关注的,教育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
笔者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发现,18一24岁的本科女生心理上不成熟、道德认知不健全、缺乏社会阅历、无独立经济能力;较男生更加敏感,时常受情感问题困扰。所以,笔者认为尽早的对本科女生的情感世界进行干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幸福成长。
本文对照前人的研究,也在西安邮电学院的本科女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现本科女生的情感世界内容,从婚恋态度、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两性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然后从好与坏两方面来分析,存在的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重点研究学校途径的教育对策。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一刀切,必须要在分类的基础上持续关注。首先,在学生入校初,摸清学生的基本情感状况,并将积极的、健康的情感观念灌输给她们,尽量使她们在受到社会杂乱的思想冲击之前,找到解决情感问题的对照标准。在教育过程中,笔者建议女生单独上课,由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思想道德课教师,更重要的是,必须将情感心理方面的教育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其次,在跟踪了解的基础上,思政教师结合学生的成长经历,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教育,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学生设立了价值的标杆,但在教育的方法上,可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隐形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该摒弃的……。最后,个别学生的情感纠结不能用普通的方式进行缓解,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本研究也将结合多年的一线学生工作经验帮助论证,笔者在以往工作中,非常关注女生的情感成长,每年对大一的女生单独进行生理健康教育,收效显著。
?? 本研究所提到的教育思路完全是立足于现实的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便于高校调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目的,但是对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要求的非常的高,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功底,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更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够形成足够强大的感召力。同时,学生的情感教育教材及相关课程体系能够严格结合年轻人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使得思政教师在对学生各个阶段的教育有法可依。
总之,希望通过有效地教育途径帮助女大学生端正情感发展的心态,并在此基础为未来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为青年的情感教育保护好最后一块阵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