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颓废与中国现代性的近代起源(1573-1644)

关键词:现代性;多元现代性;颓废;晚明颓废审美风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论文以颓废为话语轴线,系统论述晚明士人与文学所表征的颓废审美风格。颓废在此是一种“去道德化”的审美风格,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审美风格和文学审美风格。晚明士人躲避宰制儒家所追求的崇高精神的规约,其通过生命扭曲的自放生活表征出怪诞化的社会审美风格;其亦通过艺术化的社会生活,从而表现出精致化的社会审美风格。而晚明文学作为彼时士人生活之反映,亦表现出综合化、怪诞化、精致化等颓废审美风格特征。此种颓废社会审美风格是颓废文学审美风格的渊源,颓废文学审美风格是颓废社会审美风格的投射。晚明士人的颓废审美风格正是以消极的方式来解除社会压抑的可能,追求个体自由的。以晚明士人的自放生活而言,无论是放诞生活以“狂”、“怪”为美的审美特征,还是任侈生活以“华”、“奇”为美的审美倾向,抑或是纵情生活以“痴”、“俗”为美的审美情趣,都是彼时士人颓废社会审美风格的表征。就晚明士人艺术化生活来说,无论是饮食生活以“品”、“味”为美的审美趣味,还是服饰生活以“艳”、“新”为美的审美追求,抑或是家居生活以“简”、“趣”为美的审美旨趣,亦是彼时士人被压抑的味觉、视觉等感性欲望的具象化表达。而作为晚明士人颓废社会审美风格之表征的晚明文学综合化、丑怪化、精致化的颓废审美风格,亦透露着晚明市民个性解放的征候。通过将晚明士人此种颓废审美风格与浪漫主义、魏晋个性解放、西方个人主义进行比较、辨思,揭橥其所表现的个性解放的现代性意义。而此种深具个性解放精神的颓废审美风格不断播散,深植于《红楼梦》、晚清文学乃至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之中,进而指出晚明颓废审美风格的探寻不仅构建了晚明现代性研究的新视界,已然标示中国现代性的起源,而且亦是为“颓废”正名,并在多元现代性意义上寻绎中国自身的现代性。
论文首先是关于现代性论域的阐释与反思。分疏现代性论域的力量感与问题性,以致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关键词,进而从起源意义上的时间性,本质意义上的流动性,动力意义上的悖论性诸多面向,厘清现代性内涵。并在“中华性”与“现代性”的辨思之中,主张多元现代性意义上寻绎中国自身的现代性。继而厘定中国现代性的时间阀限。反思宋代近世说的历史影响、理论内容以及现代意义,因其存在诸多困境从而将晚明勘定为中国现代性的逻辑起点,并从经济、思想等诸多面向整体概观晚明现代性。多元文化景观的晚明促逼着对其予以多维度的阐释,提出从颓废面向重视晚明现代性,揭橥颓废为一种“去道德化”的审美风格,已然表现出个人主义意涵。
继而系统论述晚明士人与文学所表征的颓废审美风格。西方理论意义上“风格即人”之说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如其人”的发挥性阐释都念兹在兹于文学审美场域,但风格作为文学乃至审美个别性的表征,其与本人人格的同等性关系代表着风格已跃出文学审美边界而指向社会场域,即人格乃风格。因此,晚明士人的颓废社会审美风格决定着晚明文学颓废审美风格。晚明士人无论是怪诞化的颓废社会审美风格,还是精致化的颓废审美风格,抑或是晚明文学综合化、怪诞化、精致化的颓废审美风格,已然反对儒家“温柔敦厚”的政教合一的审美风格,并与浪漫主义、个人主义诸概念的甄别与辨析中挖掘晚明颓废审美风格的现代性内涵,从而在颓废理论研究的层面,开掘其合理价值,正谬加之于其身的“不道德”的恶谥。然后梳理晚明颓废审美风格的播散踪迹。无论是《红楼梦》颓废美学风格的表征,还是晚清文学丑怪化颓废审美风格的显现,抑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颓废审美风格的再省思,其皆是晚明颓废审美风格的绵延与流变,在在表明晚明颓废审美风格的巨大历史影响。
最后,将具有颓废审美风格的晚明文学思潮视之为中国文学通向现代的源头活水,在多元现代性意义上寻绎中国自身的现代性,有别于“历史的终结”以及“文明的冲突”等诸种说法,此更是表达出人类文化高度会通、融合的愿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