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变态人格的文化建构——陈凯歌电影人物形象的症候式分析

关键词:陈凯歌 电影 症候 变态人格 精神分析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一部票房将近2亿元的《赵氏孤儿》将陈凯歌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陈凯歌擅于运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体现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他自身本土文化的自觉性与社会文化的变迁性相混杂,同时体现在他作品中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积淀也在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身份中有着隐喻式的表述。陈凯歌的每一部电影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折射人生百态,其中具有“症候”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符号显现着他的创作无意识。从《黄土地》一直到《赵氏孤儿》,陈凯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变态、含混、内心矛盾、意识错乱、挣扎、焦虑、悖逆等,电影文本蕴含着深层的隐秘的含义.
本论文力图从陈凯歌电影文本出发,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将弗洛伊德理论主要论点引入陈凯歌电影创作,运用“症候”作为理论支撑来进行阐释,探寻陈凯歌电影作品中变态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机制,将精神分析学和电影创作、导演无意识、电影本体等结合在一起,剖析陈凯歌创作的无意识动因,深入发掘、解析艺术创造的生动内核,重新阐释电影作品深刻、复杂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从陈凯歌的电影梦着手,梳理其电影创作历程,在梳理过程中将下文要分析的主要人物形象引出来,然后分析了陈凯歌的文化身份,并将梦、电影、陈凯歌放在一个合理的视野内进行关联;其次,论文对陈凯歌电影人物形象进行症候式分析,解释了“症候”和“变态人格”的理论概念,并将陈凯歌电影中的症候式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分类,系统对陈凯歌的12部院线公映电影作品进行分类式的个案分析;最后,结合陈凯歌导演的创作无意识以及其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心理症候,透视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权力潜在制约着人的思想,并可能导致人性的异化和变态。

本论文采用精神分析法作为分析陈凯歌电影文本和文化内涵的基石和依据,深入分析了电影人物形象的人格心理状态,正视陈凯歌电影这种风格化的形成原因及背景,把陈凯歌的创作视为一个能动的、双向的、具有各种阐发可能性的系统过程,将陈凯歌的文化身份的构建和对其电影文本的解读放在一个更合理的研究视阈下,从而使探寻陈凯歌电影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变态人格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价值得以显现。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