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公共空间,传统媒介,网络民意,博弈,和谐
● 参考解析
在多样化媒介激烈竞争的时代,技术的革新改善了新闻报道同质化的发展趋势,“被时代”的命名或提法表明公民个人意识的觉醒,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件,发表看法,监督政府行为。以报刊、电视等为载体的民意表达渠道因制度的不完善或人为障碍造成的表达与收集的不畅通间接促成了网络民意的兴趣与被重视,公众在提供信息、迅速聚集民意、监督媒介与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以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概念的经典释义为契入点,明晰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并指出我国现行环境公共空间的成长,突破以往学者囿于公共领域在我国存在与否的思辨研究,着眼于传统媒介与网络民意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各自作用的发挥与观点的一致或相异对政府相关执行部门在处理具体事件时造成的影响。对弈情况以简单的图例展示,有利于明了双方存在的问题及引发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的对策问题上各个击破,使解决方案呈现针对性较强的特点。
传统媒介借助技术力量努力增设网络版块,同时也在传统的版面或栏目中重视并拓宽信息反馈的渠道,以应对新媒介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介代表观点的释放与网络民意表达与收集渠道的去狭窄化,有利于公众参与社会事件规模的扩大,使更加真实的民意表达从理想走向现实。文章在厘清媒介与民意对弈情形的基础上,分析各自理性行为存在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可能,着力透析各自非理性行为出现的影响因素,使各方对矛盾的存在有清醒地认识,以便共同着力,从自身出发,剖析根源,以解决根本问题。
文章对近几年进入公共视野的典型新闻事件进行描述分析,打破以往个案分析的单一性,抽象出其中的共性,进而归类,从舆论监督与引导的角度分析传者与受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亦突破以往论文只针对处在资源优势一方的政府、媒介问责的思维定势,指出在社会文明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和自由表达权,过多滥用权利情形的出现则是非理性行为的体现。网络媒介的低门槛进入方便了公众的表达,而公众如何有效利用国家社会赋予其的权利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亦是本文探讨分析问题选取角度的创新之处。
本文在分析解构上述问题时引入博弈概念以方便问题的阐释。随着网络监管制度的完善,民意表达的规范化,网络民意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参考价值不容忽视,民意聚合的迅速与力量的强大,要求政府应该主动回应,应用民意中的积极元素推动事件的合理解决,缓和公众与政府间的矛盾。政府、媒介、公众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矛盾的消减有利于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政府应增强信息公开透明意识,着力改善现阶段“政府说什么公众都不信”的尴尬局面,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修复与提升公信力,媒介应该用最大的自律换取最大的自由,提升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摒弃假新闻、有偿新闻等的操作,公众则应培养与提高媒介素养,减少非理性的发声,三方共同改进,形成合力,避免舆论形成与引导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