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媒介文化,媒介反文化,减序,增熵
● 参考解析
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在大众传播领域,媒介文化正随着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景观之一,在社会文化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文化总是在与反文化的斗争中曲折前进的,反文化与文化是并生共存的。作为文化对立面的反文化也会在媒介文化中体现出来,不断扰乱媒介文化的先进方向,引起媒介传播秩序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惊叹媒介化社会的信息变迁和流动之快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媒介文化中的反文化倾向。本文拟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沿着国内外的媒介批判路线,结合我国实际,深入探究媒介反文化倾向的宏观表现及反文化倾向的发生机制,探究媒介反文化的正负价值,并为如何收编和改造反文化,如何构建和谐的媒介文化环境提供可行性方案。
本文的主体论述从第二章开始。在这一部分,通过考察并归纳国内外对反文化现象的认识对本文所阐释的反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反文化是对人性优化、社会进步、先进文化提出挑战或呈相反方向发展的人类活动及其对象化的结果,它是文化系统中的非理想部分。媒介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支,其发展的过程也伴随着反文化性,而且在媒介文化日趋发达的今天,媒介反文化演变得愈加复杂和激烈,这正是本文研究的源头。
第三章,归纳概括了当代中国媒介反文化倾向的七个宏观表现,如人与媒介关系的错位,技术理性的凌越,消费主义的弥漫,娱乐快感的召唤,“质”同道合的生产,文化碎片的拼贴以及受众的反向误读等。人与媒介关系的错位使媒介获得了支配人的能力,成为人的主体;人对媒介技术的崇拜即技术理性的凌越使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性呈现出流散和迷失的状态,非理性化日益膨胀;消费主义的弥漫背离了我国节约朴素的消费理念,并降低了社会整体的文化质量;娱乐快感的召唤使媒介文化失去了升华本能、指向未来的超越意义,并引起了人性的堕落;“质”同道合的生产使媒介文化丧失了创新性,并将其他异质文化排挤到边缘地位;文化碎片的拼贴破坏了文化的整体性,也导致文化新陈代谢的紊乱;受众的反向误读强化了他们的抵抗意识,曲解了文化系统中诸多经典的、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媒介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总结出了媒介反文化的发生机制,具体来说,既有媒介主体方面的原因,包括文本创作者——艺术家传统精英角色的迷失和困顿;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的传播中间人的崛起;传播终端——受众在当前语境下表现出来的孤独扭曲的心灵和驱“乐”从众的心理。也有包括市场机制自身的困顿、科学技术发展的矛盾、传播制度的缺陷与乏力在内的外在原因,所有这些统统在媒介反文化产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责任。
最后,在对媒介反文化的认识上,本文认为应该树立正确的反文化观,虽然媒介反文化对媒介文化及媒介形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都具有减序增熵的破坏作用,但仍有其合理的正面价值,我们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全方位的审视媒介反文化,对此,本文提出四点措施对媒介反文化进行收编和改造,如强化媒介文化主体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完善传播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以及探寻我国现阶段应该建构怎样的媒介文化等。
本文将现代传媒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反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文化的角度拓展了媒介批评的范围,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时下中国几个比较热点并带有反文化性的媒介现象进行理性剖析,以期对以后的媒介文化批评研究有所启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