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伦,人伦关系,人伦价值
● 参考解析
目前,在中国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对“人伦价值”认同的危机、“从原子式进行探讨”的危机、“精神”价值缺失的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次生危机等。反思这些危机的根源,发现其与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缺失关系密切。所以,探索走出危机的路径和方式,就是在道德教育中对人伦价值进行重构。这种重构不是一种机械式的复古,也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对所研究对象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一个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人伦价值曲解的矫正,也是对人伦价值迷失的寻找,更是对人伦价值缺失的重构。
所以,本研究以人伦价值为切入点,通过历史的逻辑与现实的逻辑相结合方式探讨人伦价值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过程,在道德教育中构建合理的人伦价值。具体而言,就是以人伦价值的本体存在为逻辑起点,以人伦价值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过程及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为逻辑论证过程,以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合理建构为逻辑终点,旨在解决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重构的问题。籍此思路,本论文逻辑地展开为如下七章内容:
第一章是导论。在基于对现实问题思考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梳理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厘清了研究思路,阐述了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界定及解释了本研究中的主要对象和概念,并总结了预期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的失落。近代以来,人伦价值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而遭到了无情地解构和排斥。首先是启蒙运动在以西方个人主义理论为立场、以封建宗法及专制制度为根据的全盘否定儒学及其核心价值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完全异质于被批判者的原则,从而遮蔽了人伦价值自身的本性。其次是政治工具理性和经济理性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簪越所造成的人伦自身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无情摧毁。其中,在政治工具理性越界下以阶级关系掩盖一切关系的阶级立场中,政治化标准代替了“爱的本质规定性”,造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人伦价值取向的错位,人们的情感认同遭到了政治至上的无情解构;在经济理性越界下所造成的契约化的单子式思维,不仅侵蚀了体现“人”与人的类本质或公共本质的相统一的人伦关系的本质要求,更否定了作为人类的生命根源并延绵不断的生命共体的“伦”的价值规定性。这种人伦价值的失落所造成的影响也反映在道德教育中,主要表现为道德知识与人伦之理的割裂,从而造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只有知识而无行动的“道德人”假象;也表现为道德价值与人伦价值的割裂,从而造成道德目的和道德理想由于失却作为实现途径、方法、手段的人伦规范,而使道德教育困于说教的现象。因此,吸取启蒙运动时期对人伦价值所采取不当的方法论教训,基于批判之批判的视角,对人伦价值的重构应该选择传承和创新的方法论与无原则批判的方法论,而这两种方法论也贯穿于本研究的始终。
第三章是道德教育的人伦价值始点。针对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失落的境遇,首先需要以研究对象的产生为开端研究其历史始点与逻辑始点问题,目的在于阐明道德教育的始源性价值。所谓道德教育人伦价值的历史始点,是指从人类历史的伦理关系与道德生活中,探讨人的德性最初诞生问题,以追寻人之德性与道德教育的历史源头;所谓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指道德教育从何处出发的问题,它要解决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的出发点问题。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的社会化本性、人伦价值、道德教育三者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人的社会化本性决定了必然需要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在“成人”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认,促进人的社会化本性的实现;另一方面,人的社会化内涵也决定了道德教育离不开人伦价值这一中介,没有“人伦之理”的观照,道德教育只能是知识的单纯传授,道德知识与人伦之理在道德教育中的脱节是造成“只有道德知识而无道德行动”之假象的深层原因。有学者把当代道德教育的特征总结为“知性”,就是道德知识与人伦之理割裂的印证;也有学者提出,解决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就是要回归生活,但是回到什么样的生活,却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所以,从人的社会化本性出发,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来,其中人伦关系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提供了一种简约的方式和价值基础。
第四章是文化传统中的人伦观比较。人伦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始源性价值意义,其关乎道德教育的价值始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人伦的边界,理解其始点、终点及其自身展开和发展的过程,探究其在道德教育中的普遍性作用价值机制,需要从考察人伦由自在到自为的历史发展着手。人伦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但同时又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在其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中,是先秦儒家首次挖掘并提出了这一带有民族特色的概念,并从此使其提上了“自为”的议事日程的。人伦是先秦儒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如有学者概括“推原儒者存心,本乎道德;以之济世,首务人伦。……若乃儒家精义,莫富于人伦……”。先秦儒家的人伦思想是一套自成体系的伦理思想,它根据各种人伦关系的具体内容和不同性质,制定了一整套既适得客观事理之宜,又合乎主观心理感情的人伦价值规范,并恰当地规定了其间的权利和义务,使之融入人们不可分离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作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伦理思想,在儒家这一主流思想之外,还有其他各家的伦理思想,都对历代的人伦秩序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再则,自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的伦理思想也强烈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生活。因此,有必要在梳理先秦儒家人伦思想形成的基础上,将其原生态的精义与其他各家乃至西方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为准确地把握人伦之本质的本质和作用机制。
第五章是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的运行机制。人伦关系的拟亲化及其通过拟亲化过程而人际化,是中国人伦文化的智慧所在。中国人伦文化揭示了“伦序”与“人理”相统一、“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本体”与“本质”相统一的道德教育本质。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的运行机制,不仅体现为“伦——理——道——德——得”递进生成的辩证运行原理,而且表现在人伦价值为道德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一种场效应机制。其中,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的场效应机制,是指在道德教育中有效地利用人伦价值的机制,形成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伦理感和道德感发生作用的场力。这种场效应机制是一种通过“拟亲化”的过程,而形成的“伦理场”及其所包涵的“道德精神”辐射作用在内的道德教育生态,主要表现为伦理感效应和道德感效应两个方面以及六个相互关联的“润物细无声”的浸染方式。
第六章是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建构。人伦和人伦之理的历史性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这种价值存在集中体现于人伦之理的本质变化上。在不同时代,人伦关系会表现出一些时代的特征,反映出不同的侧重点,从而需要对人伦之理不断地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理的价值解释,合理地揭示出人伦之本质。同时,人伦关系及其规范是道德教育中一种理想的价值追求,并且人伦关系及其规范的教育是道德教育及其道德理想价值追求的基础和保证。人伦价值是事实与价值、目的与义务、伦理与道德相统一的;人的社会化是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价值追求下的共同的生存、生活方式。由于人伦规范和道德规范是文化规范化特征的集中表现,是文化的内核所在,决定着生存、生活方式的价值;伦理作为人伦之理的全部,是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追求的基本途径或手段。所以,人伦价值是在通过人伦关系及其规范而进行道德教育和追求道德理想的过程中体现的。道德教育中的人伦价值重构是一种理解和认同的过程。社会人伦价值有效运用于道德教育实践之中,理解与认同是关键。在道德教育中,对人伦价值的理解是认同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没有认同;而对人伦价值的理解与认同中,需要经过人伦秩序的认同和示范认同。这些认同的价值建构,是人伦价值在道德教育中的重构的、联系现实与理想的必要环节。
第七章是结论。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与价值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理解与解释相统一的方法论为指导,通过人伦价值追寻、境域分析、机制探究、合理建构等,得出以下结论:(1)各种伦理要素和伦理关系是个体道德生长与道德教育的始点;(2)人伦文化传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文化精神;(3)人伦实体是由人伦主体构成的伦序关系的复合体,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场效应机制;(4)伦序关系越近,道德情感的影响力越大;(5)中国人伦传统中“拟亲化”的人伦关系架构,不仅扩展了人伦关系,而且简约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人际关系复杂化,在道德教育的人伦价值建构中表现出很高的智慧;(6)人伦和人伦之理的历史性存在是一种价值存在,这种价值存在集中体现在人伦之理的本质变化上;(7)人伦关系及其规范是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价值追求的途径,人伦关系及其规范的教育是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价值追求的基础和保证;(8)人伦价值是事实与价值、目的与义务、伦理与道德相统一的,其是在通过人伦关系及其规范而进行道德教育和追求道德理想的过程中体现的。(9)道德教育中的人伦价值建构是一个理解和认同的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