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新的意象”与“新的诗”

关键词:意象,新诗,主题意向,美感形态,审美建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意象是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元素。诗人选取的意象不同,以及组合意象的方式不同,意象就会在诗中表现出不同的意蕴,使诗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形态。“五四”以后的诗之所以称为“新诗”,与诗中使用了“新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新诗的意象有的是从古典文学中改造过来的,有的是从西方文学中移植过来的,有的是从现代生活中萃取出来的,还有的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新生出来的。这些意象可淋漓尽致地再现现实,生活化气息浓,平民化特征明显,有助于激励和启迪民众,承载着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再则,现代人理解新诗也往往是从意象切入的,大部分读者是通过意象来破译新诗的语言艺术、结构特点和其他艺术特色及诗歌成就的。所以,用“新的意象”创作的诗也可以成为“新的诗”;对新诗进行审美鉴别,意象是个关键环节;从意象的角度审视新诗,研究意象对于现代新诗诗美的建构,尤其是研究意象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意象与诗歌美感形态的关系、意象与诗歌流派的联系等,这是一个颇有价值的话题。
“新诗”之“新”在诗歌形式上的表现是“自由体”形式,这种自由的诗歌体式和意象的关系是:意象在诗中的数量、意象的排列顺序、意象的音韵要求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度。“新诗”之“新”在诗歌语言上表现为:组织意象的语言口语性强,主要使用生活语言,适合现代交际之用,具有对话机制,语言含有“潜台词”,能生成一种戏剧化场景,另外,夹杂着一些文言词汇和外国语词汇,注重修辞效果。“新诗”之“新”在诗歌主题上的表现,可主要概括为如下七种思想意识:求新意识、世界意识、宇宙意识、共享意识、城市意识、科学意识、和谐意识,这七种意识都可从意象中看出来。
诗歌归根结底要给人以美感享受,意象不同,也就表现出了不同形态的美感,这是“新诗”之“新”在诗之总体感觉上的体现。譬如说,郭沫若擅于表现豪壮、崇高的情态,他诗中的意象就表现出了一种“力”的美;闻一多、徐志摩主张含蓄、温和地表现主体的内心世界,他们这一派诗人就用意象表现了一种“优美”;李金发喜欢用象征主义的方法来作诗,他所代表的中国初期象征诗派就用意象表现了社会的庸俗、黑暗,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现了人在追求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必然伴随的悲剧性,所以给读者最深的印象是诗中那些意象大都具有“悲剧性”意向;戴望舒的诗歌典型地表达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表现了人在城市文化中的压抑和寻觅知音时的寂寞与孤独,所以诗中意象集中地表现了诗人的“悒郁”情绪。
诗歌要成为“新”的诗,成为“美”的诗,需要诗人对意象进行揣摩与锤炼。作为读者,审视诗歌主题、欣赏诗歌艺术形式、探讨诗歌的美感形态,也有必要研究诗中的意象。本文从意象的角度来研究“五四”以后的诗歌,也许会推动新诗研究的深入。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