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森林之歌》,自然类纪录片,故事化,市场化
● 参考解析
至12月11日,《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每晚22:40播出,这部影片拍摄历时4年,是我国首部大型自然类纪录片,讲述了我国八大林区森林故事,并拍摄了栖息于森林里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羊、朱鹮、东北虎、长臂猿、云杉、红松、胡杨林等珍稀动植物,用精美的镜头展现了人、动植物与森林的和谐。影片在播出后获得了空前的好评,有的观众称赞其美丽的画面可以直接做电脑桌面,有的惊叹原来自然类纪录片也可以讲故事,有的觉得这就是中国的《探索发现》。一部自然类纪录片获得如此多的好评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森林之歌》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纪录片是种叙事艺术,自然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一个重要的类型,也是要讲究叙事的,可是我国早期的纪录片尤其是政论型、自然类纪录片往往不太注重讲故事,信奉格里尔逊的“画面+解说即为纪录片”的理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说词上面。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对过去那种过多依赖解说词的纪录片产生了厌倦情绪。因此,随着国内外交流的增多,国外纪录片先进理念的引进,我国的纪录片理念、拍摄方式等均受到很大影响,涌现一批优秀的作品,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就是其中的代表。
《森林之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用镜头讲故事,目前对于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有学者已作研究,但是对自然类纪录片的究竟该如何讲故事的研究还是很少,所以如何讲故事对自然类纪录片研究有重要意义。要想拍好一部自然类纪录片仅仅讲好故事还不够,本文还将分析《森林之歌》在拍摄时运用艺术化的创作手法,优美的视听语言是讲故事的物质基础,影片中应用了多样化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音乐与音响语言,还有人文化的叙述方式与生态反思,当然一部片子仅仅拍的好,如果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的话仍不算是成功的,可是《森林之歌》这一点就做到了。
影片固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还有许多问题使我们和国际水准有一定距离,文中将论述到以下四点:资金的匮乏、创作人员科学背景的欠缺、科研基础的薄弱和商业化程度不够高。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本研究还提出了一定策略,如故事化策略和走市场化道路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