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课外文学阅读,农村初中学生,“家校共读”
● 参考解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信息量在剧增,国际社会日益注重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建立“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国家投入人力、物力提高国民的阅读能力。我国也倡导建立“阅读社会”,积极促进阅读的社会化、生活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语文课外阅读尤其显得重要。语文课外阅读的范围广泛,而文学阅读因其独特的魅力和学生对其的天然喜爱而占据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担任着文化传递、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任。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内化的过程,实践性很强,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文学的样式表达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反映生活更为深刻、形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阅历的教育功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语文能力也得到提高。课外文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实践的广阔空间,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远远达不到要求,与城市学生相比差距较大,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农村学生在阅读的质与量上都不够,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从最基本的阅读做起。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课外文学阅读基本处于缺失、缺管状态,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更有学校、家庭的因素,针对于此提出“家校共读”的对策。
“家校共读”的对策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的特点,阅读心理学理论、语文教育文化学的理论、阅读学的理论、对话教学的理论、建立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论都为“家校共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家校共读”对教师、家庭、学生、语文教学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着重从学校、家庭对学生课外文学阅读从创设阅读氛围、阅读指导和管理上进行研究、实践,改变农村初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缺失和缺管的状况,以促进农村初中生课外文学阅读的进行,并进而改变农村学校、农村社区的阅读氛围,增加农村阅读人口数量,促进农村“书香校园”、农村“阅读社会” 的建设。“家校共读”的实践分为激发兴趣、拓宽延展、鉴赏迁移三个阶段。在调查与实践中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与思考,有待进一步地探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