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山西民歌 和声 复调
● 参考解析
山西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山西民歌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各异,因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2006年,山西民歌中的“左权开花调”和“河曲民歌”分别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类第一、第二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传统山西民歌的魅力所在。
传统需要继承,创作更需创新。山西民歌要想在未来走得更远,就必须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为此,文章从传统山西民歌的基本音乐形态入手,对其本体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概括,并借助于我国作曲家以山西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器乐、钢琴作品,以及为山西民歌编配的钢琴伴奏和合唱曲等,对山西民歌在多声部化的技术现象(和声、复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总结,试图为山西民歌在多声化创作方面提供参考。文章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山西民歌概述。首先,阐述了山西民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形成山西民歌风格的特殊地域环境,说明山西民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次,通过对传统山西民歌音乐本体的分析研究,归纳其整体特征;最后,在山西“四色彩区”的音乐特征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山西民歌风格形成的外部因素(这里指邻省区音乐和地方戏曲)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山西民歌中的和声因素。山西民歌中典型的音调结构是“五度三音列”,本章从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入手,说明山西民歌中存在的和声内涵,并以桑桐的《五声纵合性和声结构的探讨》为理论依据,着重对山西民歌中五声性和声的运用作了分析、研究;另外在对部分近现代和声手法(如平行和声、线型结构等)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山西民歌的多声化创作在借鉴西方近现代作曲理念等方面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山西民歌中的多声部化因素。传统山西民歌中存在的复调因素多见于号子音乐中,而在晋西北地区,由于其民歌旋律跳动较大、较频繁,因而也存在单声旋律的隐伏声部,但这些只是朴素的、简单的复调现象,其音程结合也较传统,声部进行以同向进行较为多见。但在现、当代音乐创作中,山西民歌中的复调因素则表现的较为丰富、复杂(包括音区、音色;调式、调性等方面),各种复调现象的运用都是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