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研究

关键词:中国文论,知识形态,礼乐文化,古今关联,文化自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中国文论研究一直是文艺学研究的重点。基于其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伴随中西文论对话的迫切需要,中国文论进一步“问题化”,需要借用新的理论工具,对中国文论进行既立足其历史构成又着眼当下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总体反思。
一、这项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我的博士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将中国文论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历史性的存在,宏观地把握其特色、构成及发展的整体性规律,研究其知识形态,建构逻辑自洽的知识秩序;二是在正确认知传统文论的前提下,寻找其与中国现代文论的有机联系,使中国文论获得更自由的空间和张力,从而激活中国文论的优秀传统,生发其面对新问题的理论力量。
研究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的重要性在于,后现代主义对知识历史性与地方性特征的重视,使得中国文论研究成为文艺学学科反思与知识生产之众多路径中的重要一环。立足于本土文化意识对中国传统文论的正确认知是建设现代中国文论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认同的迫切要求,其重要性已不限于文学理论本身,而是关系到对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对其未来命运的把握。
二、研究过程及完成的工作:
本研究借鉴知识社会学理论,将中国文论置于礼乐文化的大传统中,围绕文化、文心、文体三大层面讨论了五个问题:中国文论的发生、核心观念、思维特征、话语形态、审美价值诉求。
用统计法分析我所能够涉猎到的相关图书和论文,分析中国文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中国文论知识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读中国文学理论史、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论史、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现代文论选等典籍,寻找中国文论的知识形态;从当代中国几种主要文学史书写和中国当代文论家、文学思潮和文论思潮中寻找当代学者的文论思想,发现现代中国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有相当的关联性。
三、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
1、礼乐文化的大传统决定了中国文论的基本特色与发展方向。形成了伦理性与情采自律并存、人格化与逸趣兼顾的张力结构,追求伦理性、人格化的主流文论为“正”,美文性、逸趣追求为“变”,形成了“正变”的文论史观。
2、中国文论的核心观念主要有:以“诗言志”为代表的事功性文学观念;以“诗缘情”为代表的审美性文学观念;以“文以载道”为代表的文治性文学观念。这三种文论观念与内容形式问题上的文质相胜观念交融补充,形成人(仁)情归道的文学观构型。
3、中国文论的主要语体是诗话、词话,其独特的对话性影响到中国文论话语表层讨论的平等与深层“依经立义”、“尊经征圣”的纠结,个体性的灵感、个性等观念只能在符合经义的有限空间内伸展,文学和文论的创造性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
4、中国文论的思维类型是“诗性思维”。言-象-意-道构成了中国文论由表及里、由工具而本质的思维逻辑、价值层级和意义生成模式。
5、中国文论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归本自然的至文追求与尚中致和的人文秩序并存。
6、中国文论上述五个层面的知识形态能够找在当代文论中找到明显的关联,这种“活下来的传统”既是中国文论无法摆脱的历史渊薮,在新媒介时代也为建设新的文学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
四、研究的创新性:
1、将中国文论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的、多学科的视野中进行审视,在相当大程度上兼容、涵盖和深化了此前文学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诸种问题;
2、积极发现中国文论所赖以成立的根本的话语关联总体即“知识形态”,在这种总体性的知识构型中发现中国文论的古今关联性;
3、在对工具技术至上的现代社会弊病的反思中,彰显中国文论为人生的总体价值。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