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回流,被动回流
● 参考解析
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达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才可以最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所以如何尽快并合理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是当务之急。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逐渐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民自发进城作为一股热潮,也成为一种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就在“民工潮”持续了10多年以后,大量的城市中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民工荒”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大批农民工纷纷“回流”。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为什么一边是很多企业劳动力不足而减产甚至停工,另一方面却是众多劳动力纷纷回流?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总的供大于求的这种局面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如何正确的看待这种现象?以及如何合理应对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所研究的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下农民工“回流”这样一个特殊现象。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言主要是对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内容作了说明,同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界定。
第二章是理论综述部分,主要是把劳动力流动中的经典理论做以概述,其中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新迁移经济理论以及国内学者对劳动力回流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理论中重点论述了托达罗模型与新经济迁移理论,因为目前关于劳动力流动中国内众多学者都以此为参照。
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劳动力回流的历史进程,主要包括了建国以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五次规模较大的劳动力回流现象,同时在介绍完历史进程后对回流劳动力的个体特征通过数据做了定性说明。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回流的成因与影响因素。我们把回流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回流与被动回流,因为影响两者的原因是不同的。其中影响劳动力主动回流的原因有自身具备回乡创业的条件、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和家乡创业机会的吸引,而被动回流则是由于种种宏观原因或者劳动力自身素质本身的局限造成了被迫回流,其中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局限以及在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随后对影响劳动力回流的个体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五章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与效应进行了分析。在影响分析中主要是对回流劳动力家庭的自我比较以及回流劳动力与未外出劳动力进行了比较。同是对劳动力回流的效应从正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说明。文末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与建议。
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回归,在这一个循环过程中劳动力被自认分层。那些自身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的人员成为回流到第一产业的主体。而对于那些自身素质较好,有创新意识回流人员则走向了创业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劳动力的筛选时分层次的,即市场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分分层筛选,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