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国民政府,新疆,民族关系,国家认同
● 参考解析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在近代国际与国内的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但直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民国中央政府才完全取得新疆的实际控制权。国民政府统治新疆后,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调整民族关系,同时借鉴西方现代政治制度整合民族与国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国民政府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构建起近代民族国家发展模式;其二,从现代国民教育着手,培养新疆各民族的整体国家观,加强中央政府和新疆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与国家的一体化。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当时新疆的民族人口数量及具体分布,分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对民族与国家产生的影响,最后叙述了吴忠信、张治中及张治中离任后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民族与国家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民政府统治新疆后,试图巩固在新疆的统治,争取各少数民族的认同,建构起各民族间共同的联系纽带。为此,吴忠信主政以后,大肆宣扬蒋介石的“宗族论”,谋求民族国家的统合。张治中主政以后,改变吴忠信主政时期宣扬的“宗族论”,重新倡导孙中山“五族共和”的理论。二是国民政府通过国民教育的实施,培养各少数民族学生整体国家观,促使各民族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国民政府在边疆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整合民族与国家的措施与政策,及其所面临的内外双重挑战。在内部,新疆境内发生了一系列对国民政府统治合法性构成挑战的事件,如三区革命、“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建立等;在外部,美苏等国通过多种途径干涉中国内政,牟取各自在新疆的利益,构成对主权国家的外部挑战。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国民政府不断调整应对策略,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第四部分为结语部分,通过总结全文,探讨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