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校本培训,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
● 参考解析
2004年1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此标准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
由于教学人员在学校教师中占有绝对的比例,所以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有总人口的绝大部分,所以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工程旨在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信息技术,并且熟知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何时运用,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产生质的飞跃。校本培训是在学校中实施的,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校本培训是必然选择。本文以临潼区任留初级中学为试点单位,设计了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已经构建了完善的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且大部分教师拥有计算机资源的学校。
本文通过对临潼区任留初级中学的教师进行调研,根据教师的信息技术现状,设计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组织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评价模式,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同,本模式分三个阶段进行,以任留初级中学为试点,将校本培训的“阶段一”部分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 “阶段二”和“阶段三”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由七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外、国内的校本培训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阐述了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并对本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特别是校本培训模式,进行了重点诠述。
第三部分:针对任留初级中学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校本培训组织模式,进一步细化到每一阶段的操作程序,并对每一阶段的操作程序都设计了流程图。
第四部分:根据本研究提出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组织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每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阶段一”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培训,提出了“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根据“阶段二”的计算机高级技能培训,提出了“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根据“阶段三”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培训,提出了“任务探究”教学模式。
第五部分:阐述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提出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管理模式,管理的组织机构、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参与者。针对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特点,得出档案袋评价法是比较适合这种培训的评价方法。
第六部分:案例部分。通过任留初级中学使用本培训模式的“阶段一”部分,对本培训模式进行了验证。
第七部分: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本培训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而得出结论:本培训模式运行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有选择性地在更多学校进行推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