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成人高校;教育评价;效能;机制
● 参考解析
有一项在成人群体范围中开展的有关成人教育的作用与评价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48.9%的被调查者认为成人教育是“公办高校落榜生的后备选项”;有52.39%的被调查者认为所熟知的成人高校毕业生故意隐瞒自己是成人高校毕业生的身份;而认为成人教育“圆了自己大学梦”的被调查者只占32.32%,对成人高校毕业生身份感到“自豪”的仅仅只有5.86%。在被问到“成人高校毕业生和统招生相比”时,有43.83%的人选择了“差距很大,成教生的含金量无法和统招生相比”,只有6.27%的人认为“没有差距,都是大学专科或本科水平”。
虽然对成人教育评价较低,但参加调查的众人仍然倾向于将中国的成人教育继续办下去,为此,我国的成人教育面临着急迫的改革需求,成人高校在改革的呼声中地位更为重要。在改革成人高校的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模式等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用评价引导成人教育的发展。
现代的教育评价更注重微观评价,这种评价是重视对个体的评价,并且以分数界定,这是不可取的。成人教育学校评价需要从多方面,包括学校内部以及外部因素的评价入手,从而客观地反映成人高校的学校效能。但仅对学生进行学业成就评价从而得出一个数量化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学历、职称以及教学水平方面进行衡量从而得出一个所谓的整体评价,这就是成人高校需要的评价机制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成人高校的评价是片面的或可以认为是偏激的,这是“应试”教育在成人教育领域中的辐射。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习者,是针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进行测试,是一种单一性的评价,作为评价对象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不走出这个误区,教育评价的价值判断活动一定是片面的。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于是成人高校的社会性的功能则显然比其它类别的学校更为突出;单纯靠分数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学校评价结果是不可取的,学校评价应更多考虑学校的特性,不同学校需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应整齐划一;另外,学校评价应着重发展性特点,不能固守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变革。
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这是我国教育评价界大多数学者都已接受的观点。随着我国社会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价主体多元化已经成为教育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政府、社会和个体各自在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学校效能评价曾片面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校、教师或某一区域的教育绩效,忽视学生的起点水平,忽视学生家庭差异,忽视学校间的差异,忽视学生成长的多因性,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呼唤新的教育评价理论的今天,学校效能评价从动态的、区分化的以及多元文化建设的理念出发,评价学校的工作效能以及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真正作用,无疑是一种更为合理的选择。
本文从学校效能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针对成人高校发展中的困难,以对陕西、山西的部分成人高校的调研为论据,同时又围绕成人高校学校效能不高、社会功能不明显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展开相关分析,并在学校内确立成人高校效能评价新观念、建立健全效能评价机制、完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效能评价人文氛围以及自评促自建的效能评价模式等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意图为突破成人高校发展的瓶颈开拓新思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