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感恩,感恩教育
● 参考解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知恩图报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历来为世人所称颂,其道德教化功能始终被摆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以培养人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德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真知”与“良知”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受其负面影响,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群体中缺乏感恩意识,知恩不报等现象时常见诸报端。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诲之恩,他人、社会的帮助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甚至自身生命所表现出的冷漠令人心寒。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了高校德育一个必须直面的课题。
本文立足于高校德育实际,从有关感恩的理论阐述入手,首先解读了何为感恩,何为感恩教育以及在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角度进一步挖掘了感恩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综合应用相关研究中关于大学生感恩品质的调查结果,社会舆论聚焦下的大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实际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对感恩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上升到感恩行为;部分大学生感恩品质缺失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并对大学生的感恩观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接着从社会教育的偏差、家庭教育的失衡、学校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感恩文化的断层和网络媒体的负面作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客观因素,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主观因素。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的实施策略:以发展为第一要义,树立新型的感恩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为核心,创建高校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目标,确立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施途径方面作了重点论述,提出在高校要把大学精神的弘扬与大学德育相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感恩文化;集全校之力,全员参与,抓好学校感恩教育的主阵地;统筹学校与社会的感恩资源,加强媒体的教育导向作用;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增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加强传统感恩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注重自我修养。从而切实增强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高校德育实际,以科学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我国大学生感恩品质缺失的一系列问题,尝试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方法论来解决高校的感恩教育问题,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