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风险,政府责任
● 参考解析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行政领域,更多的让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有效地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全面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公共服务民营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公共服务要以顾客为导向并且高度重视结果;公共物品理论认为政府供给公共物品和服务会出现“政府失灵”,提供效率低下、供给不足、政府寻租等一系列问题,公共物品种类的细化以及生产者与提供者的区分,为公共服务民营化提供了可能性;公共选择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干预,通过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来解决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主张将大量的公共服务以多种形式委托社会、企业及其他组织完成,并使代理人选择市场化来减少委托人的代理成本;多中心治理理论主张建立包括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第三部门管理在内的多元治理结构,从而解决单一主体的模式。本文对国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动因分类做了分析;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日本四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相关的叙述分析,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政府机构,变革管理方式;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并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协调各方关系及利益;培育第三部门以及进行绩效管理,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五个方面来说明了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启示。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节约政府开支,控制政府风险成本的膨胀;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机会;利用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服务,分担政府风险与责任;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公共部门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等,但是仍然存在着“去公共性”风险,公共服务民营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经济性损失、公平性损失、腐败与私人垄断问题以及公共责任的缺失;对这些风险的成因主要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的进步革新、公共服务观念的偏差以及“经济人”利益的驱使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回归政府责任的价值理念出发,得出公共性是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公共利益实现的判断标准,政府及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和理念。通过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从健全多元化互动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体系、制定完善可行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有效管制、建立政府诚信与企业诚信体系以及推行绩效评估制度和问责制度五个方面论述规避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风险的政府责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