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妒妇”形象研究

关键词:明末清初小说,“妒妇”形象,婚姻制度,创作心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妒妇”形象是明末清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一群独具特色的人物类型。“妒悍”的性格决定了她们和中国古代传统女性是完全不一样的,传统的女性形象大都温顺贤淑,恪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尽心服侍丈夫和公婆,是封建礼教所认可的“贤妻孝妇”。明末清初的“妒妇”小说,则向我们展现了背弃这些传统的另类女性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妒妇”的出现很大一方面是男性造成的,而男性作家又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话语权,为了显示男权的不可动摇性,作家“设计”了“妒妇”变“贤妇”的结局,企图重整“夫纲”,恢复男性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事实上,这只是男性作家一厢情愿的“幻想”。
论文共分四章。
引言,主要是对“妒妇”研究现状的概述和本文研究方法的介绍。就本文的研究方法而言,主要采取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两大分析路径,力求紧扣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进行多重视角的关照和阐释,避免架空立论,做到言之有据。
第一章分为两节,先是对明末清初“妒妇”小说的整体情况做了概述,并对本文重点研究的三部小说《醒世姻缘传》、《醋葫芦》、《疗妒缘》作了介绍。然后对“妒妇”的诸种表现,如打骂丈夫、忤逆公婆、鞭打下人等进行了分析,丈夫“惧内”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情怕”、“理怕”、“势怕”。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的把握文本,对“妒妇”和“惧内”丈夫的性格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章由三小节组成,主要讨论对待“妒妇”的态度。首先,对文本中体现出的作者的创作心态进行了考察,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等等都可以窥视出作者对一夫多妻现象、夫妇之礼、生子延嗣等问题的态度;其次,对明末清初时期其它的“妒妇”小说和史料文献中有关“妒妇”的篇章进行了梳理,从中发掘出当时社会和其它作家对待“妒妇”的态度。虽然大多数作家对“妒妇”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谴责,但仍有一些作家为“妒妇”翻案,主要有俞正燮和黄道周。
第三章主要探求“妒妇”形象的社会形成机制。阐述了一夫多妻现象、明末清初的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影响。一夫多妻是“妒妇”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明末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繁荣、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这些对女性的觉醒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章,着重考察了“妒妇”的出现带来的男权秩序的失落,以及给男性作家带来的焦虑心态。为了重整男权至上的社会和家庭秩序,男性作家就通过一系列的“疗妒方”让那些“悍妒”的女性变得贤惠,温顺,完全符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些都只是男性作家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