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意志 ,自由 ,道德 ,利己主义
● 参考解析
亚瑟·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以认识主体为根据的认识论,赋予康德原本不可知的自在之物一个新的概念:意志——一种盲目的冲动,无止境的追求。叔本华的形而上学确立了意志在世界中的本体性地位,并由此出发区分了意志的世界和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的世界,他的唯意志主义为基础的直观认识论对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进行了补充与回应。
在奠定了意志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理论之后,叔本华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他的伦理学。他认为伦理学是人生的问题,它不是哲学的附属部分,而应该是哲学论证的中心内容。他本人的首创性工作就是将哲学与伦理学结合起来,其意义在于确立一种重新解释人生的思想参照体系,使哲学成为论证人生的重要手段。在建构伦理学体系时,叔本华采用经验而非先验的探求方法,试图从研究个体的人和行为开始,找出人类行为的真正伦理意义所在。正是叔本华对传统伦理学理性基础的批判,研究源自人自身动机的实际行为,丰富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在多元性和独特性,引发了西方伦理的重新思考。
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叔本华伦理学的理论前提:意志本体论和直观认识论。世界的本体是意志,表象世界依赖于认识主体存在,而认识主体能够通过直观认识到意志这个本体,既作为直接客体又作为认识主体的“我”的身体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从自我身体这个直观客体出发,而不是从纯粹自在的意志或者杂乱的表象出发,才可以直观到现象背后的统一的不变的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叔本华的道德哲学理论。他通过对康德道德学的批判,否定了理性是道德的基础,讨论了善恶概念的相对性及其来源问题。同时叔本华否定了作为个人的意志具有自由,因为行为是身体的活动,是被现象化了的意志,人类的行为必然以因果律为根据,是一种有原因的必然结果,因此行动个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叔本华继而分析了行为的两个原因。一是外部原因即动机,动机是对意志的刺激,使意志产生行动的需要。另一个是内部原因,也就是进入个人之中的意志,即叔本华从康德那里继承而来的悟知性格。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叔本华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研究。他把反道德的动机归结为利己主义,把道德的动机归结为同情,并分别考察了这两种动机的形而上学基础。由于主客分立是所有认识形式的前提,必然导致世界在认识主体眼中成为“非我”;同时意志的本性又是不断地欲求,不断地肯定自我否定他人;意志在其逐渐客体化过程中表现为理念,人作为最明晰的理念拥有完全的个体独特性和排他性,这些原因决定了人的利己主义本性。但是现象世界背后的意志是统一的,同情这一行为动机正是洞穿了意志在现象界个体化原理,在他人的本质中看到了与自己同一的本质,并由此产生了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