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视觉掩蔽,阈下启动,负相容效应
● 参考解析
在掩蔽启动范式中,被掩蔽的启动刺激可以影响对后续呈现的目标刺激的动作反应准备。当掩蔽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达到100-200ms时,出现负相容效应。负相容效应是指相容条件的反应时大于不相容条件,错误率高于不相容条件。自负相容效应提出以来,研究者们主要用行为、电生理和功能成像等方法来探求阈下水平呈现的掩蔽启动刺激是如何影响对后续目标刺激进行的反应。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来解释负相容效应的发生机制,分别是自我抑制理论,目标更新理论和掩蔽抑制理论。Eimer和Schlaghecken提出的自我抑制理论认为启动刺激引起的动作激活会自动被后续发生的自我抑制过程影响,这一自我抑制过程在具有强感觉表征的启动刺激出现后被立刻掩蔽,并且与目标刺激的出现具有足够长的时间间隔时被引发。Lleras和Enns提出的目标更新理论认为掩蔽刺激由于包含了与启动刺激不同的备择反应而引起负相容效应。Jas′kowski提出的掩蔽抑制理论认为由启动刺激引发的知觉假设没有得到后续刺激进一步的知觉支持而产生了抑制,因而引发负相容效应。三种理论主要关注了负相容效应发生机制的实质问题之一,即负相容效应发生在知觉阶段还是反应阶段。Klapp曾针对负相容效应知觉和反应的争论提出有两种形式的负相容效应,一种来源于知觉阶段;另一种来源于反应阶段。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知觉和反应阶段的分离考察,进一步探讨负相容效应在信息加工阶段的产生位置。
本文主要采用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共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叠加的数字作为掩蔽刺激,考察在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具有知觉交互作用下,负相容效应是否产生,并是否产生于知觉阶段,以及知觉交互作用产生负相容效应的条件。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采用“##”作为无关掩蔽刺激,考察在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不具有知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负相容效应是否产生,并是否产生于反应阶段。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S-R联结是否是引发负相容效应的唯一途径,在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没有知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阈下刺激对动作过程的激活方式是否影响负相容效应的产生。实验得出以下结果:实验一在特征和任务掩蔽、任务掩蔽两种掩蔽条件下,被试对启动刺激的迫选成绩与随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特征和任务掩蔽条件下,当掩蔽刺激与目标刺激的SOA大于67ms时,相同条件下反应时大于,错误率高于一致条件和不一致条件,并且一致条件与不一致条件反应时和错误率没有显著差异。在任务掩蔽条件下,五种SOA水平大致表现为相同条件的反应时均最短,错误率最低;实验二中被试对启动刺激的迫选成绩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在五种SOA水平上相同条件下反应时均最小,而错误率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将被试按照迫选成绩的高低分为高启动可视性组和低启动可视性组,两组反应时、错误率随SOA的变化趋势没有显著差异,并与总体被试变化趋势相同;实验三被试对启动刺激的迫选成绩与随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五种SOA水平总体表现出相同条件反应时最小,错误率最低。
综合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有关讨论,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实验一:负相容效应的出现与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具有密切关系,短SOA下出现正相容效应,长SOA下出现负相容效应。在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具有知觉交互作用时,仅在特征和任务掩蔽条件下出现负相容效应,并且负相容效应主要来源于知觉阶段,而在任务掩蔽条件下只出现正相容效应。实验说明负相容效应主要源自知觉阶段,知觉阶段特征更新过程是引发负相容效应的必要条件。实验二:当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没有知觉交互作用时没有负相容效应产生。实验三:在启动刺激与掩蔽刺激没有知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阈下启动通过S-R联结直接激活动作过程,还是阈下启动通过激活动作编码进而通达反应阶段,在两种激活方式中均没有出现负相容效应。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掩蔽启动范式中的负相容效应主要产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知觉阶段,知觉阶段的目标更新过程可能是引发负相容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