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词典剽窃,认定,预防,数量标准
● 参考解析
随着版权法的颁布及逐步完善,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剽窃尤其是学术剽窃事件不断披露于报纸与网络,当然其中也不乏词典剽窃的事例。然而词典剽窃的实际认定却较难操作。鉴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词典剽窃的认定与预防。
本文将探究以下四个问题:1. 如何认定词典宏观结构中附录和收词的剽窃?2. 如何认定词典微观结构中释义和例证的剽窃?3. 词典剽窃的认定在王同亿剽窃《现代汉语词典》(1978)(简称《现汉》)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4. 应采取哪些措施以有效预防词典中的剽窃?其中第二个问题又可细分为释义和例证剽窃的表现形式及其数量标准。
本文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厘定剽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司法实践中剽窃的认定标准以及词典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的独特性,以期解决前两个问题。同时将通过《现汉》(1978)及其《补编》(1988)和王同亿主编的《新现代汉语词典》(1992)(简称《新现汉》)的对比研究,以期解决第三个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可归纳如下:
第一,从词典的宏观结构认定剽窃是可行的。宏观结构的剽窃主要包括附录和收词的剽窃。附录剽窃的认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1)无视词典性质、目的和目标使用者的差异而选用一模一样的附录。2)未能更新过时的附录信息。3)照抄附录中的错误。收词方面,可以从1)无视词典性质、规模和目标使用者的差异而选用一模一样的词目词,2)未能及时增收新词、删除旧词,两方面来认定。
第二,从词典的微观结构认定剽窃是可行的。微观结构的剽窃主要包括释义和例证的剽窃。释义的剽窃可以从释义表述完全相同、释义中的错误一模一样、留下抄袭痕迹、参见缺省、释义风格不同和无意义地改动等几个方面审查。例证的剽窃可以从一模一样的例句(除稀有例句外)、完全一样的过时例句、无意义地改动例句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至于量的方面,鉴于附录和收词的独创性较少,因此较难提出一个准确的数量标准来界定附录和收词中的剽窃。在释义和例证方面,尝试提出了释义和例证的使用率不能超过源词典和自身词典15%的标准,否则就会引发剽窃。
第三,通过对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从宏观和微观结构方面认定词典剽窃的可行性。宏观结构方面,对比发现《新现汉》的附录并未剽窃《现汉》及其《补编》。《新现汉》的收词大部分取自《现汉》及其《补编》,至于是否构成了剽窃,本文难下定论。微观结构方面,涉嫌剽窃的释义和例证都远远超出了释义和例证的使用不能超过源词典及自身词典15%的标准。因此对王同亿主编的《新现汉》的剽窃指控是有据可查的。
第四,关于词典剽窃的有效预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版权法中制定关于词典剽窃的实施细则、培养词典评论的专家队伍、借鉴学习词典中好的做法,以及依靠词典编纂自身的不断创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