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谭峭,虚,化,道
● 参考解析
摘 要
谭峭是晚唐五代时期最重要的道士之一,也是著名的道教学者,著有《化书》六卷,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今天,对谭峭《化书》的研究者不乏其人,到目前为止,出现不少可喜成果:主要集中在哲学、社会政治、科学、美学、内丹术等方面。在哲学思想方面,主要是体现在“道化”和“术化”两章,“道”是谭峭哲学的最高范畴,“道”也是万物的本体,谭峭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就是“虚”与“化”,目前的研究成果,对于“道”的本体论和“一切皆化”的思想,被研究的学者们一致认同,但对道、虚、化这几方面联系及各自内涵的讨论上,深入下去的文献并不多,本文侧重在这方面的探讨;在政治思想方面,《化书》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作者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深刻的分析了社会治乱的总根源,并提出自己的治世之方:统治者应均食让利、俭约无为、与民同食、与民同栖、与民同乐……,方能平息干戈,无为而治天下,直至“大同”的美满社会;在美学思想方面,研究者们主要指出了谭峭从“至道”角度思考,所体现出独特的至真至美的思想,比如:舍巧、取拙、忘形、求情等美学思想在谭峭的《化书》里体现得比较明显;另外,在内丹术方面,研究者比较稀少,只有郭建老先生在他的论文中略有提及,本文结合相关文献,会在这方面作一概述。
总的来说,对于《化书》这样一部出色的道教经典,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地方。关于“化”的许多问题没有展开、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也没有足够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联系晚唐的道教背景、结合三教关系,主要对谭峭《化书》作这样一些研究:在本体论、自然观方面,侧重讨论谭峭哲学思想中“道”、“虚”、“化”这三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的内涵及联系;其次,讨论“虚”在谭峭哲学中的内涵界定;再次,重点讨论其哲学概念核心——“化”,包括化的含义、化的内涵、化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化的运化规则和“一切皆化”的自然观思想,并对《化书》与道教内丹学的关系以及齐物等差的相对主义方法论也作一概述;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是基于自然发生论的基础上讨论社会政治历史之化、谭峭对黑暗历史现实的批判,对均食节俭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文末,略述谭峭《化书》相关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