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唐代,国子监学官,文学
● 参考解析
摘? 要
文人是其所处时代之物质、精神与制度共同体中的产物。唐代国子监学官作为文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思想意识极大地受着唐代的教育制度、科举制度、铨选制度及文化风尚、文学思潮等的影响。
作为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基础,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唐代国子监学官”在本文中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唐代国子监学官中曾任职于国子祭酒、国子司业、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等职位的文人。接着,对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作简要介绍。
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
前两章概括论述唐代国子监官学与学官在当时的“现状”。
第一章重点论述唐代国子监官学制度与身在其中的学官,以及国子监学官在唐代政治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国子监学官的学术素养。以礼乐、教化为政治思想核心的儒家文化,讲求的是“会通”,它要求儒者“知通统类”。唐代国子监学官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的。另外,他们在“孔门四科”中之德行与政事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后三章以初唐时期与中唐时期为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在中国儒家士人以参政与议政构成的价值坐标系中,以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管理者与文化承担者二角色为考察工具,对唐代国子监学官与其当世之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初步的结论。
第三章主要论述初唐国子监学官双重角色融合的时代特征,以及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实践。
第四章主要着眼于中唐特殊的历史地位将儒家士人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国子监学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积极的角色。在“儒学复兴”与“古文运动”中,以韩愈、李翱等为代表的中唐国子监学官们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影响深远。
第五章是余论,将着眼点置于“比较”之上,也就是将初唐与中唐这两个时期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的关系加以比较,说明一些问题,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
?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