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农村中学,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 参考解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以推动教育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别始终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受地域差异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效果并没有理论期待的那么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关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农村中学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了解了陕西农村地区实施整合的现状;并以陕西省靖边中学为例,对陕西农村地区整合的现状、陕西农村地区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目前陕西农村地区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未深层次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化硬件环境较好,软件投入不足;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信息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不理想;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根据陕西省农村中学的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达到的总目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结合靖边中学所在的内部及外部的教育生态环境,对学校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促进陕西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研究得出的关于促进陕西农村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下:
(1)摆脱主导性限制因子的束缚,理念先行,技术跟进。教师是学校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以及掌握情况成为整合发展的主导性限制因子,要想整合取得成功,前提是要教师有整合的理念,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具备了整合的软条件以及硬条件之后,整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展。
(2)增加群体动力,提高教师整合积极性。一个教师周围同事对整合的看法和应用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整合的积极性,如果学校整合的氛围浓厚,教师会在心情上受到激励,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遵循耐度原则,促进整合良性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生态个体,其承受力和耐受度是很明显的,达不到或者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在整合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科教师一方面要忙于各种繁重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得抽出时间来掌握和利用新技术,几乎没有精力来参与整合。因此,学校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以及工作量的问题,对整合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学校不应该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尽量做到既符合要求又有弹性,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在其负载力范围内。
(4)灵活运用生态位原理,科学定位信息技术。教师和信息技术并不处在同一个生态位上,信息技术的潜能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教师决定着如何使用、何时使用信息技术,教师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因此教师与信息技术手段是相互协调,共同进化的,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
(5)保障动态平衡,促进整合持续发展。“平衡与失调”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整合实施中所必须经历的,只有不断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整合才能稳步发展,整个学校系统也才会向前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