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东周时期,青铜敦,类型学,分期,组合
● 参考解析
青铜敦类器,出现于春秋中叶,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继簋之后成为先秦时期青铜礼器组合中粢盛器的主流,广泛出土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安徽、陕西等省区。青铜敦形态较多,从平底到圜底,从盖、器扣合呈圜形到盖、器扣合呈球形,从器、盖不对称到器、盖对称,是青铜敦的总体发展脉络。我们根据这一总的发展脉络,结合青铜敦的形态演变,将青铜敦分为盖、器扣合呈圜形和盖、器扣合呈球形两大类。因其形态的多样性,使青铜敦相对于其它粢盛器获得了更多的生命力,从而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因为其形态多样,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其定名、功用、发展脉络、器形演变及与相关器类,如盆、盂、簋、鼎、盒、豆的关系等方面,虽然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敦为主要研究资料,适当参考部分时代明确的传世器,从以下方面对青铜敦类器分别进行了探讨。
第一,关于青铜敦的定名与形制。本文从自名为敦的敦类器出发,在对自名为敦的敦类器器形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敦类器自身演变的先后承袭关系,认为目前称之为盏的这类圜形敦类器无论从形态上还是时间上均处于青铜敦发展的中间环节,所以“盏”应为楚文化区对这类器物的地域性名称,而“敦”则应为通名。
第二,关于青铜敦的类型学分析。本文根据青铜敦类器的总体发展脉络,先依据青铜敦类器盖、器扣合后的形状分为盖、器扣合呈圜形和盖、器扣合呈球形两大类,再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两大类青铜敦进行了型式划分,明确了青铜敦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对这两大类青铜敦的先后承袭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青铜敦的演变序列是甲类A型敦(平底敦)—甲类B型敦(盏式敦)—乙类敦(圆体敦)。
第三,关于青铜敦的功用。本文从文献中关于敦类器功用的记载、敦类器的自名、在墓葬组合中承担的功用、出土敦的残留物及使用痕迹几个方面,并结合青铜敦自身的形制,对青铜敦的功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敦的主要功用是粢盛,但还具有鼎炊煮或盛放牲肉的功能。
第四,关于青铜敦的分期演变。本文根据青铜敦自身形制的演变,结合纹饰及器物组合规律的变化,并参考同出器物的分期研究成果,将青铜敦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五期,即春秋中期偏早、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认为春秋中期偏早是青铜敦发展的萌芽期,春秋中期偏晚到春秋晚期偏早是甲类敦大发展的时期,春秋晚期偏晚到战国早期是青铜敦发展的高峰期,战国中期是青铜敦从极盛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战国晚期是青铜敦迅速走向消亡的时期。
第五,关于青铜敦的组合。本文主要以科学发掘、没有经过盗扰的完整青铜礼器组合为研究材料,并适当参考一些虽无明确数据,但墓葬等级比较明确的一些墓葬资料,将出土青铜敦的墓葬划分为大、中、小型三个等级,以时间的早晚为主线,考察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墓葬中青铜敦组合关系的变化,探求青铜敦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粢盛器的关系,认为青铜敦在中小型墓葬中的独立性较强,逐渐成为粢盛器的主流。而在大型墓葬中则大多居于从属地位,未能成为主流粢盛器。
第六,关于青铜敦的地域特征。本文根据不同地区青铜敦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面貌上的特点,将青铜敦分为六大区域,主要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在对各个地区青铜敦特点分别探讨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间青铜敦总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探讨,认为最早的甲类A型敦(平底敦)产生于中原地区,在传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楚人又相继创造性地创制了甲类B型敦和乙类敦,并对其他地区青铜敦的发展演变有重要影响。
第七,关于青铜敦与相关器类的关系。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以器物自身的形制演变为主,结合器物自名,参考墓葬组合情况,对敦与其他相关器类如盆、簋、鼎、盒、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敦是簋的派生物,同时受到盆和鼎的影响,与豆之间有一种相互影响且携手并进的关系,最终被铜盒所取代。
第八,关于青铜敦的起源与消亡。本文认为青铜敦起源于簋,由簋派生,但同时受到盆和鼎的影响。青铜敦产生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的第二个高峰期的大背景下,又以其形态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重性,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确立了其在食器中的地位,成为继簋之后又一粢盛器的主流。青铜敦的衰落是在簋类粢盛器衰落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时铜盒的兴起和秦人对铜敦的排斥加速了铜敦的衰落。
由于本人学力有限,谬误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