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先秦儒家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

关键词:儒家,自我圆成,审美,人格境界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圆成”之于佛家是追求功德成就圆满,而之于儒家则崇尚道德至善,追求成己成人、平治天下的圣人境界。儒家自我修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探求真、实现善、创造美的过程,最终追求达到一种自我内在超越的人格境界,这种境界是真善美合一圆成的审美境域。本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从自我的圆成问题入手,探究儒家思想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的生成及特点,体悟儒家美学所蕴涵的人的生命之无穷意蕴。文章分为引言、主体三章、结语等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探究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
第一章,自我圆成的思想基础。从佛教“圆成”概念入手,通过介绍和比较康德与牟宗三对圆善问题的解决方法,厘清“圆成”的含义,对儒家圆成思想进行简单导入。圆满的善是道德至善理想的达成,亦是真、善、美融合为一的状态,也就是真善美的圆成。审美以道德为主导和提挚的基本定位使得“圆善”不仅是道德行为的理想境界,也是审美活动的理想境界。“仁”是儒家美学的核心,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并体现出独特的生命存在的价值,道德实践及道德自我成就,是生命创造达至圆成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儒家审美修养、审美和谐与审美超越等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先秦儒家自我圆成审美境域的生成过程及特点。儒家注重“自我”修养和伦理人格的健全,重视“自我”在审美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达到崇高的人格境界,实现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万物、自我的身与心的和谐,最终构建一种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诗意共存的整体和谐,这是一种人生的圆融之境。儒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从心所欲不逾距”的自由和谐之境域,即真善美合一圆成之境。
第三章,自我圆成的当代意义。自我“圆成”的审美思想中所体现的主体思维,关注主体自身,体察客体,追求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和谐,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儒家从人生的角度关注美的问题,给现代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人文导向;儒家通过“仁”的道德实践来加强自身修养的美学体系,则成为后世中国人追求内在精神自由的思想渊源,对民族审美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自我圆成的审美境域通过对生命创造和生命体验的道德诠释,找寻生命意蕴的本质内涵,使人在审美观照中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突破各种现实的束缚和狭隘的人生局限,从而带来生命的自由解放和人生境界的圆融提高,直指人的生存意义,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审美化生存模式。
?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