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16、17世纪,理欲观,颜钧,人文主义
● 参考解析
作为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理欲观”是人性论中不可逾越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困扰着中西学者,而他们的观点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地变化。直至16、17世纪,在这一世界范围的思想大动荡时期,中西方社会都产生并发展起来了新的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并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在对人性的肯定、对理欲观念的转变上,中西方学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然而在相似性的掩盖下,这一转变不管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仍然拥有极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的特性决定了中西方“理欲观”以及“人性论”在各自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方向和结局,而这一点正是本文所力求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现状。重在说明“理欲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探讨。
第二部分:“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中西历代学者对于“理”与“欲”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在对文献资料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对“理”、“欲”概念做出了条理化的诠释,并对中西方“理欲观”的发展源流做出了系统化分析。
第三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通过对16、17世纪中西方社会背景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生产近世化,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社会新型阶级与意识形态产生以及传统“理欲观”的自身演化都给当时的理欲观的变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第四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转变。阐述了宋明理学中不同派别的“理欲观”,尤其重点分析颜钧的生平、世俗化的“制欲非体仁”的理欲观以及其后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何心隐和罗汝芳的理欲思想。同时也阐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理欲观”。
第五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分析。通过以上的论述,即包括对“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的系统化论述,对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对在这一时期中西“理欲观”转变思想的阐释,我们基本上可以对当时中西方转变过程中的“理欲观”有一个基本性的认识和理解。本章着重分析在这两个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理欲观”的异同之处,分别从发展源流、背景、内容、表现和影响等诸方面来加以论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