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出奔,先秦时期,特点
● 参考解析
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春秋时期的“出奔”现象为重点,全面考察了“出奔”现象在整个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及演变情况,以期从这一特殊的侧面展现先秦时期的社会现状和发展变化,对早期国家发展进程的研究有所裨益。
全文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主要列举原始氏族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出奔”现象,并分析了“出奔”现象在原始氏族时期已肇端,夏商西周时期有所发展的情况。“出奔”现象盖源于古代的流刑,最早是一种惩罚的手段。政治斗争中失败贵族多率族出逃,且他们出奔的远近距离幅度较大,多奔到戎蛮之地,遵从当地的风俗,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多被当地人拥为首领。
第二部分包括2、3、4章,全面考察了春秋时期的“出奔”事例,还深入分析了此时期“出奔”现象盛行的原因、产生的深远影响及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特征,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笔者将《春秋》、《左传》和《国语》中所记奔者按年次、出奔人员、出奔原因、去向及以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档案统计,以期在此基础之上,对春秋时期“出奔”现象的相关因素如出奔的类型、出奔地的选择、贿赂与盟誓在出奔中所起作用、出奔者结局以及出奔的特征作出如实分析,再现春秋时期的社会现状。春秋时期的“出奔”现象形成了不小的规模,以致有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性规定及相关礼仪形式,本文对此进行了细致梳理。另外,笔者对“出奔”现象盛行的原因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出奔”现象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经此深入研究,笔者认识到在宗法血缘关系占支配地位的春秋时期,“出奔”现象也因此体现出浓厚的时代特点和浓重的集团性色彩,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此外,春秋时期的社会具有过渡性特点,旧的统治基础被破坏,新因素层出不穷,“出奔”的深远影响就体现在对当时的社会变动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对早期国家发展进程起了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讨论战国时期“出奔”现象的新变化,这是以往学者很少涉及到的部分。这一部分通过对战国时期的“出奔”现象与春秋时期进行比较,发现战国时期仍存在一些与春秋奔者类似的流亡者,但这种性质的人才流动已不占主导地位。“出奔”现象的外延与内涵皆发生了新变化,大量活跃于战国政治舞台上的是与春秋奔者在人员成份构成、出国原因和最终目标等方面都大相径庭的游说之士。究其原因,是因为到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大变化,士阶层地位上升,摆脱了以往的束缚,个人价值受到重视。士阶层竞相奔走于各个国家,成为当时各国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出奔”现象有了一个鲜明的转变,即由集团性色彩浓重向个人化方向发展,表明人们摆脱了宗族血缘关系的制约,其流动更加自由与正常化。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