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试论罗马尼亚在“布拉格之春”中的政策

关键词:布拉格之春,罗马尼亚,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掀起了一场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1968年8月,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五国以华沙条约联合武装部队的名义,武装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中止了这场改革运动。然而,同样作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一员的罗马尼亚,在五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却公开谴责苏联的大国主义行径。罗马尼亚作为东欧国家之一,在其他国家或出于自身利益,或迫于苏联压力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时,它为什么会采取不干涉态度,甚至是公开反对苏联的干涉呢?罗马尼亚在“布拉格之春”中究竟采取了何种政策?为什么罗马尼亚会特立独行?处于东西方夹缝中的罗马尼亚是如何寻找机会,为本国发展谋利益的?这一政策对罗马尼亚的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何种影响呢?本文主要依据一些档案文件及专著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全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罗马尼亚在“布拉格之春”中的政策。这一部分首先分析“布拉格之春”的起因、改革的背景、进程以及结果。其次分析罗马尼亚在这一事件中的政策:一、罗马尼亚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拒绝与苏联、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伍,坚持认为捷克斯洛伐克不存在“反革命”,五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个极大的错误。这一立场使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二、迫于苏联入侵的危险,罗马尼亚采取了妥协的政策,这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苏联的入侵,调动了全国一切力量进行防御,又将人民视线转移到国外,有力地巩固了齐奥塞斯库在国内的政治地位。
第二部分:分析罗马尼亚在“布拉格之春”中采取既妥协又斗争政策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罗马尼亚采取这一政策的原因,包括罗马尼亚独立自主外交传统的演变、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态度、1968年罗马尼亚所处的危险境地、波兰和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的政策、罗马尼亚少数民族问题及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影响等。
第三部分:分析罗马尼亚在“布拉格之春”中采取既妥协又斗争政策的影响。这一部分揭示了罗马尼亚采取这一政策后,在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国内,齐奥塞斯库因为谴责苏联等国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主权的行为,而成为了民族英雄。同时,他还公开主张罗马尼亚将坚持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而不会妥协。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的几个月,齐奥塞斯库不断获得罗马尼亚人民的称赞,其政治地位得到巩固,但齐奥塞斯库个人权利的加强对罗马尼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国际上,美国和西方国家由于赞成罗马尼亚的政策而扩大了与罗马尼亚的经济往来。此外,罗马尼亚的态度使得罗苏关系落入低谷,与苏联关系的恶化又促使中罗两国关系升温。
第四部分:小结。1968年罗马尼亚既妥协又斗争的政策使得罗马尼亚共产党和整个罗马尼亚大众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苏联的入侵,可谓是一箭双雕,使齐奥塞斯库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赢得了声誉。尽管国际舆论怀疑苏联是否真的会入侵,但在1968年大多数罗马尼亚人都认为入侵迫在眉睫,而齐奥塞斯库因为阻止了其发生而声望大增,这是罗马尼亚灵活外交政策的一次重要体现。然而,齐奥塞斯库个人统治地位的巩固使得罗马尼亚国内的政治氛围更加紧张,最终逃不出东欧剧变的命运,而齐奥塞斯库也被人民推上了断头台。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