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同一,差异,菲勒斯中心主义,他者,窥镜,女性系谱
● 参考解析
首先,毫无疑问,在伊利格瑞看来,性别差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他者女人的窥镜》之后的几十年,伊利格瑞的研究一直都没有离开这个她最初的关注点。本文将从伊利格瑞对弗洛伊德、拉康以及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同一性逻辑——伊利格瑞称之为“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入手进行分析,同时与波伏娃的有关论述比较,说明伊利格瑞在此基础上所试图建立的新的女性身份观。
第二章,弗洛伊德以男性性征为标准,将女性定义为“不足”、“缺乏”、甚至“空洞”,相应的,他还将女性性欲分为两种模式:阴蒂性欲和阴道性欲。伊利格瑞认为,这是一种“菲勒斯帝国主义的假定”。虽然弗洛伊德与之前的哲学家相比,已经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两性特征,但他依然陷入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同一性逻辑——菲勒斯中心主义之中。伊利格瑞也从女性的身体出发,但她既不同于波伏娃对身体的贬抑,也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左:女性身体在她这里并非消极的负担,也不是男性的补充,她是一种“非一之性”。
第三章,弗洛伊德之后的拉康认为,婴儿在镜像阶段,区分出了主体和自我;进入象征秩序——那个具有语言的维度的秩序——之后,谁拥有菲勒斯,谁就能作为主体而说话。伊利格瑞认为,拉康虽然跳出了弗洛伊德解剖决定论的怪圈,但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象征秩序——社会中,女性仍然只是一个男性的“他者”,一面反射男性的“镜子”。
伊利格瑞之前的波伏娃、拉康等人也都有过对“他者”的论述,但显然,她的观点和那些哲学家是不同的。拉康的镜子是平面的,主体需要通过这面镜子——他者——的反射来实现自我的同一:男性主体需要女性作为他者——镜子——来反映自身的存在,确证他的主体性。但在伊利格瑞这里,女性本身就可以是一面凹面的窥镜,她具有自我反射的功能,她本身就可以是“他者的他者”:即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确证自己的主体性。要在依然是同一性逻辑——菲勒斯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象征秩序——社会中实现这种确证,对女性而言,谈何容易。伊利格瑞倡导,女性可以通过话语,以模仿的策略,建立新的女性言说方式,言说女性的特征,并进而建立新的女性身份观:女性作为一种和男性差别的存在。
第四章,伊利格瑞将同一性逻辑——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哲学思维追溯到了柏拉图的那个著名的“洞喻”:从那时起,女人已经开始了被忽略、被视为对立面的命运。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回顾古希腊神话的一些原始叙述指出:女性可以经由建立新的女性系谱而实现发明新的女性话语、自己确证自己的主体性的目的。建立新的女性系谱关键就是要重新连接母女之间的主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男女之间具有主体性的交往:“二人行”。
最后,不论是弗洛伊德、拉康还是波伏娃,都没能从根本上摆脱西方传统同一性逻辑——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束缚,这使得他们对两性的有关探讨无一不带着那种逻辑的印痕。在对传统哲学思想以及精神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伊利格瑞提出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话语,并进而确立一种新的女性身份观。虽然伊利格瑞受到不少质疑,但她提出以性别差异为基础建构新的女性主体身份,无疑打开了女性研究的新思路,扩大了女性研究的新视野,不仅对女性主义研究,而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