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鲁迅与俄苏“同路人”作家

关键词:鲁迅,俄苏文学,“同路人”,革命文学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文学生涯是以翻译开始,又以翻译结束的。在他一生中,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译文大致跟他的创作量相当。而在鲁迅的翻译版图里,俄国和苏联文学又是占有最大、最丰富的板块,大约占译文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鲁迅对俄苏文学的重视程度。
晚年鲁迅的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生命,翻译俄苏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翻译对象由文艺理论著作转向文学作品,其中“同路人”作家其译介最多的对象。因此,研究鲁迅与俄苏“同路人”作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俄苏“同路人”作家进行总体观照,阐释了“同路人”一词的由来和含义,对20世纪前期苏联文坛上为何出现“同路人”现象进行了历史线索的梳理,且对“同路人”现象引起苏联无产阶级内部的一场关于文艺与政治为中心的激烈论争作了客观的探讨。这样一来,使得读者对俄苏“同路人”作家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对后文鲁迅对俄苏“同路人”作家的关注有个清楚的交代。
接着本文主要探讨鲁迅对俄苏“同路人”作家的介绍和接受。为何“同路人”文学进入了鲁迅的研究视野?并且为其所赏识,或者说鲁迅在哪些方面和俄苏“同路人”作家发生了融合?鲁迅在潜意识里,是不是与那些“同路人”作家有着一丝精神的呼应?
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大规模地译介俄苏“同路人”作家作品是在1928年。也正是在这年,中国文坛上爆发了“革命文学”论争。创造社和太阳社的许多人,以革命文学家和革命文艺理论家的姿态,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排斥甚至全盘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对一切非革命作家进行了恶劣地批判。而鲁迅成为了他们首选的攻击对象之一,对其人身及文学作品均进行了恶意的毁谤。因此,鲁迅将目光转向苏联,希望从苏联文学中能够获得问题的答案,获取纠正错误的良方。
当然,“同路人”作家的文学成就也是鲁迅如此倾心于他们的重要原因。相对于无产阶级文学的成就不高,“同路人”文学虽然倾向性不鲜明,但是艺术成就明显高其一等。这在于“同路人”作家崇尚以自由的心态进行创作,能够直面现实,而不是回避或粉饰,因而比无产阶级作家更能写出真实的生活情状,更感人的文学作品。况且“同路人”作家又十分注重文学的技巧,故其魅力自然就不待言了。而鲁迅本人也始终坚持和强调文艺自身的独立品格,强调“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因此对“同路人”文学情有独钟。
不仅仅如此,鲁迅之所以关注俄苏“同路人”作家,除了上述的现实和审美层面的原因之外,还在于鲁迅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可以说,鲁迅对“同路人”作家的倾心,更多的是在于对“同路人”角色认定上的倾向。这也是本文第三章所着重探讨的问题。此前的半个多世纪,往往将鲁迅定为一个共产党的战友、同志,但本文重新梳理了鲁迅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认定鲁迅只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同路人。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