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浅析北宋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院体画、文人画、共通之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北宋时期,绘画发展迅速,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艺术作品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绘画理论。统治者在宋初,就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广招名士,规模庞大,体制完备。宋徽宗赵佶为了培养出技艺精湛的院体画家,于崇宁三年设立画学,以考试的形式向全国招募热爱绘画的有识之士,来充实皇家画院的力量。院体画大多是由统治者规定绘画的样式,主宰画院的绘画风格。当时黄荃父子的花鸟画作品以其富丽堂皇、艳丽珍奇、精巧细腻的风格迎合皇家富贵、辉煌的审美观,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并获得重用。与此同时,在画院以外,另一种与其在绘画形式上有所区别的画派也在迅速发展,这就是“文人画派”。 “文人画派”这种形式的出现,是针对当时蓬勃兴盛的院体画而提出的,这一绘画流派的出现,对以后的绘画及其绘画理论都产生深远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崇文抑武、党争频繁的社会风潮影响之下,自然而然的把“琴棋书画”视为“独善其身”的重要方式,在官场上得不到长期的肯定和稳定的发展就只能“独善其身”转而向其它领域谋求发展,以此来分散精力,宽慰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强调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应该能够体现出画家本人的人品、学问和才情等等要素。这些文人画家所选择的绘画题材多为花鸟和山水画,其中以梅兰竹菊、山水树石等对象为主,追求表现画家的主观情趣,以这些自然物象来比喻自己坚忍不拔、能屈能伸的崇高品格,以作画中的笔情墨趣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不赞成院体画家所推行的写实风格,不拘泥于形似,提倡一种淡墨轻岚、平淡清新、笔墨萧疏的艺术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水墨淋漓”的手法,以求得作品不同于“写实主义”的天然意境和笔墨艺术通过“干湿浓淡”所呈现出一种自身的感人力量。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画派的主导思想看似相互背离,其实在北宋时期文人画与院体画也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他们的绘画主张有许多交相辉映之处,表明这两种美学观也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代表了同一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郭熙的山水画以及绘画理论的提出是宋代院体画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为文人画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且与苏轼等人的美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表明了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观在北宋这一时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