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老子,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参考解析
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老子》是我国政治思想上较早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思想深刻,独具特色,其所阐发的政治哲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高超的智慧,可以说,《老子》一书是老子长期观察社会政治而做出的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哲学著作。本文就试图从老子的政治哲学入手,来分析老子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变革、急剧转型的时代。从经济上看,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和占有,私田逐渐转变为土地私有,出现了新型的地主阶层;从政治上看,周氏王权的衰落与诸侯势力的增强,导致了原有的礼乐制度的遭到严重破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从文化看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状况,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学说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案,欲以其道治理天下,儒家主张以“仁政”治国;法家主张以“法”、“术”、“势”结合治国;墨家提出“兼爱”、“非攻”和谐共处等等。
老子身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都遭到空前的挑战和巨变,旧的礼乐社会制度已经不能发挥作用,而新的社会秩序又尚未建立,致使百姓处在一个战乱不堪、天下无“道”的时代。面对这种“礼崩乐坏”局面,老子通过积极的历史反思和现实的冷静观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与众不同乃至与此相反的治理学说即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政治主张。
老子所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其他各家有很大不同。就其提出的思维方式来说,既有简单易懂的概念分析,又有直观可见的事物举例,既有纯粹的形而上论证,又有深刻的哲学辩证分析。例如,老子通过对生活中美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概念的分析,提炼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对水、婴儿、女性的举例分析,提炼出要处下,守弱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对“道”的形而上分析,提炼出“贵柔守雌”的政治辩证法思想;老子通过对军事上“不争而善胜”、“以无事取天下”的哲学观点的分析,提炼出“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辩证法观点。《老子》的特点在于,它把社会政治理论提升为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政治哲学。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体系,更是一种治国方略。老子提出的“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指要顺应自然,排除不必要的妄为,不要勉强用人事的力量去干扰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的自身发展。统治者如果能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妄为,不干涉,用“无为”的态度去“为”,以清静无事的方式去“事”,这样自然就会得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必然结果。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最终的政治实践方向和必然落脚点就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集中体现了老子政治哲学的各项基本原则,如崇尚自然、无为而治、反战去兵、无知无欲等等。它是老子用以解决春秋战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总方案。老子试图通过这一方案来清除战乱,为百姓提供一种恬静自然、安全宁静的生活。老子所设想的这种理想生活,是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与愿望的,在“小国寡民”的社会之中,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百姓能够自给自足,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尔虞我诈的争斗,没有国家之间的战乱,社会出现和谐共处的局面。诚然,老子的“小国寡民”形式上是复古的,许多思想也是值得商榷,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不能一味地否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