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明代 山西行都司 军事建置
● 参考解析
山西行都司是设置于明代山西省北部地区的军管型行政单位,由于其地处北京西北方,为蒙古诸部南下劫掠的要冲,军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备受明代中央和地方的关注。本文选取明代山西行都司的建置为研究对象,以复原和再现明代山西行都司的军政建制和军政管理,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北疆边防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余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内容。关于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的研究很多,但依据搜集、整理资料的情况来看,多是对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的总体性研究,或是具体的地方卫所研究,对省一级的军事机构都司、行都司的研究尚不多。鉴于明代山西行都司重要的军事地位,遂选择明代山西行都司作为研究对象。现存的大量中央和地方文献以及今人的研究成果,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了资料来源。本文是从历史政治地理学和历史军事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探析明代山西行都司的建置及其在北疆军事布防中的作用。文中主要运用了对历史文献及今人研究成果的搜集、考证法,实地考察法及图表法等方法。
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明初山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地理格局。第一节明初山西的地理概况与残元势力分布。首先叙述明代山西的自然地理概况,山西处于黄土高原上,北连蒙古族地区,东西界于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地势较高,军事位置极佳。明初,其地仍驻守着大批残元武装。第二节主要写明朝统一山西及北部边疆地区的过程。第二章明代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的设置。第一节山西行都司设置之前的大同都卫。为了对统一后的北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明廷设立了山西行都司。但在行都司设立之前,大同府及其以北地区有大同都卫管辖,后改名山西行都司。所以首先探析山西行都司设置之前的大同都卫及其卫所的设置。第二节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的设置。这部分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大体分为明洪武年间、建文至永乐年间、洪熙宣德年间直至明末三个时段来探析山西行都司及其管内卫所的增置、徙移、改隶、废弃情况。第三章明代山西行都司辖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山西行都司管内卫所的增设、迁徙等变化引起了辖区的变迁,文中分二节来论述山西行都司辖区变迁情况:第一节明洪武年间山西行都司辖区的外扩。第二节明永乐年间辖区的内缩和洪熙、宣德之后辖区的基本稳定。第三节探析辖区变迁的影响因素。总结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点:明代北疆政局的变化、边墙的修筑、自然环境的影响。第四章明代山西行都司与大同镇的关系。第一节大同镇的设置及其在北部边防中的地位。大同镇设置之后主要负责山西行都司辖区内的军事防卫,在北疆边防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二节论述山西行都司与大同镇的关系。通过对第一节的论述可得知,山西行都司与大同镇是相互依存的表里关系。山西行都司管治军户,为军镇提供主兵,大同镇专管军事驻防。第五章明代山西行都司辖区内的军屯和军防。文中将军屯与军防分开论述,第一节明代山西行都司辖区内的军屯。大体又分为明前期、明中后期二大部分来探析的。第二节明代山西行都司辖区内的军防。大体分为明洪武至宣德年间、明正统至嘉靖年间、明隆庆以后三个时段来分析的。之所以将军屯与军防分开论述,主要是因为山西行都司作为军管型政区,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山西北部地区的军户与军屯。而大同镇设置之后主要职能就是军事驻防。此章所述内容与第四章有承接关系。
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总结,指出研究成果所在、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待于深入解决的问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