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苏轼,人性论,自然性,社会性,自然本真
● 参考解析
????? 汉唐之后,儒学的发展问题日益紧迫。儒学该何去何从,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问题。佛老之学在隋唐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它们提出了旧儒学未曾涉及到的诸多问题,诸如宇宙、人生等;加之皇室统治者对佛老之学有所倾向,这就使得儒学只能在夹缝中得以残喘。这样一来,如果儒学要重获正统地位,就必须在理论上和社会功用上超越佛老,但就儒学自身的缺陷来看,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儒学必须从佛老那里吸取理论思想来弥补自身理论上的不足,从而完整完善自身理论系统。到了宋初,士人们深知儒学的危机,掀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他们一方面排抑佛老、攘斥异端;一方面疑经惑古,发展儒学。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佛老之学在理论思维上的长处及儒学自身的局限,提出“修其本以胜之”的思路,一来出佛老而返入儒学,一来注重儒学自身的理论建设,注重阐发儒学经典所含蕴的义理,也讨论宇宙与人生的问题。
人性范畴,一直是中国哲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到了宋代更是被推上顶峰。宋代的儒生几乎都谈论人性问题,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体会。在人性问题上,苏轼走着与众儒生不同的路径。
苏轼的人性思想从孔子开出,本着对人的本真性情的保留的原则,走着近似道家自然人性的径路,认为人的本真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不能加以泯灭的,因为它是人生存的基础。如果将人的自然本真性情加以否定来抑制人使其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条目下去安分守己的生活着,那将是对人的一种禁锢和对人性的一种扭曲,那样的人性将是僵死的、没有活力的。原因在于,诸如喜怒哀乐、饮食男女等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人生而有之的,是不待外求的,如果将人的基础性因素加以否认、抛弃,而再去言说人的其他追求,将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只有将人基础性的自然本真性情加以显发,使人能够自在的生活,那么再去谈论人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才有其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苏轼站在人世社会的立场上,再去对人提出对道德伦理之性的追求。
?? ?为什么在高扬人的自然本真之性之时,苏轼还要提出人必须努力去追求更高的社会道德伦理之性呢?不等同于动植物,人必须要与他物相待,在此过程中物欲可能会障蔽人的本真性情,所以人还是不能完全随其自然之性,而是应该对其自然之性有所约束,使之合乎节文,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相安无事。所以苏轼提出更高的范畴----道-----来规范人的行为。道在苏轼的思想中既有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形而上的层面,也有形而下的社会功用层面。天道是不可把握的,抽象的,那么要落实到人的层面,就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来承接,此即为性。性是连接道与人的纽带。天道不可及,但其落实在人的身上,就是性,为何?这是命的缘故。“命之与性,非有天人之辨”,“有性者,有见者,孰能一是二者,则至于命”,“溯而上,至于命;沿而下,至于情,无非性者”。苏轼将性、命、道置于一个上下环游的圆圈内。在社会层面来说,人永远是有主体性的。不管是怎样由自然本真之性左右,还是遵守社会道德伦理之规范,都是由人自己选择决定 ,所以不能拿一个外在的人为的道德条目去束缚人的行为。因此,苏轼不去强调“变化气质”、“存天理,灭人欲”,而是强调在合理性的道德价值的规范下去彰显人的本真性情,使人性得以真实流露而“性命自得”以至于通于天道,这就使得苏轼与当时以复兴儒学为己任的其他儒生产生分歧,并引来众儒生的批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