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向互动
● 参考解析
??? 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始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前往华北止将近13年时间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延安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一部延安时期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1938年10月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1945年党的七大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可以说,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发端之时起,就发挥着经世致用的功能。其功能的发挥不是空谈,而是与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史学研究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强调学习历史是认识中国国情的前提。由此,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进一步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史学从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以其卓越的科学性和战斗性,成为反对反动史学和法西斯史观的重要武器。马克思主义史学自身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日益发展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潮。探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关系,对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对于更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借鉴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使得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实现持续的良性互动。
??? 本文旨在较为系统地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关系。弄清楚这二者之间的历史和逻辑联系,以及二者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双向互动关系。全文的叙述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共六章内容。
??? 第一章“绪论”概括了本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研究规划(包括研究方法,论文的框架结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至第五章为论文的正文部分。
???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期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共三节。首先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拓展阶段及其主要成果,接着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作出的重要贡献,重点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者——毛泽东科学历史观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第三章“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共三节。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史学思想,阐明了它对史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以及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了这一时期史学界的主要学术成果,指出这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史学研究领域的理论结晶。
??? 第四章“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共四节。从实践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贡献。文章选取了与反动史观的论战、史学典型个案研究、历史知识的普及等突出事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巨大社会功能。在这一部分里,重点研究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运动——整风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挥的重要作用。
??? 第五章“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学术中国化’运动中走向成熟”共两节。分析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走向成熟的原因,重点研究了在“学术中国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史学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 第六章“结语”对全文的内容作出总结,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