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高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录像,FIAS,ITIAS
● 参考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已成为新课程有效实施的突破点和制高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改全面实施的重要保证。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实施者,也就成为改革的中心。各种规模和层级的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能力建设是系统性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基于课堂行为分析开展教学研究,是国内外教学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的新兴方法,将这两者进行良好地结合,以课堂教学视频分析作为技术手段的教师能力发展研究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本研究以陕西省高中教师为对象,对遴选教师的教学课例进行多维度分析。在实际操作中,从个案分析的角度,主要采用了课堂教学视频编码分析的策略对教师课堂教学展开全方位分析,重点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野下实体课堂师生交互的特征,课堂技术互动行为的特征和有效性等。在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显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和提高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合理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第1章,从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对本研究展开阐述,并针对相关的概念(包括教学能力与技能,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了说明,厘清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术语。 第2章,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能力培训的实践项目进行了检索。重点对美国PACT项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教师预备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以及国内广东省的国培计划进行了概述,并在文献统计基础上对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第3章,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两方面展开陈述,其中,理论基础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学交往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方法与工具包括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系统(ITIAS)和以ELAN与Anvil为代表的视频注释工具。 第4章,阐释研究基础、初拟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确定研究对象以三位教师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课堂分析法和数理统计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在De Vaus研究过程逻辑环的指导下完成本研究设计。 第5章,针对课例数据展开分析,提出课堂教学立体化分析的观点,以课堂时序分析、ITIAS矩阵分析以及基于ITIAS的动态特征分析三种分析方法,分别对陈法超老师、王勇老师以及高建平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展开分析,挖掘原始资料信息,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演绎,为形成研究结论做好数据支撑。 第6章,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也是个案观察的结果:一、课堂结构完整,教学连贯;二、课堂互动形式单一,生生互动不足,协作学习缺位;三、教师对技术的理解比较成熟。再结合综合分析的结果,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课堂表现,提出五点建议: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个人观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改善师生互动;精心设计课堂任务,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合理使用沉寂,促进学生思考;减少技术控制,放权学生操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