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挑战;路径
● 参考解析
摘 要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因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成为一个常论常需、常论常新又颇具时代意蕴的课题。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文化多元化的新视角,紧紧围绕“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一贯穿全文的主线,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外部影响入手,进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变化及其实效性问题,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同时,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为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本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始终以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多为局部性研究的弱点,本文对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挑战、对策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在深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文章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共计21万字。
导论部分从开辟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审视并回应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热潮出发,阐发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而分析梳理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概述了文化多元化的基本理论。这部分首先从分析文化的涵义入手,全面阐释了文化多元化的涵义;进而指出了文化多元化的多元共存、和而不同、融合创新、长期稳定等特点;辨证地论述了文化多元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今天的文化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多元化的实质和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多元化的实质,即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指出文化多元化有利于增强文化的生命力、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化解民族冲突。最后阐明了文化多元化的动力和趋势,指出全球化、社会现代性转型、意识形态的认同、科技和现代传媒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频繁,推动了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
第二章解析了当前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基本态势。这部分运用辨证的观点客观解析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文化多元化基本态势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及其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在多元化态势中处于领导地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新文化观,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增强其竞争力和生命力。
第三章客观分析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挑战。这部分在引证分析大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论述分析了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方法、理念、目标和教师素质等各要素产生的影响,进而阐明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四章系统论述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本部分针对第三章中所分析的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影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指出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以主流意识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抓好主阵地、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形式多样的学生组织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展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教育活动规律化、理念现代化、目标层次化、内容时代化、方法多样化,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五章论述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这部分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论述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估应该遵循的原则、采用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进而构建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指出了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事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等都发生了变化,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理念、目标、评价体系也应随之改革,不断提高其实际效果。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挑战;路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