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差异,顾客价值,中西方游客
● 参考解析
摘 要
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行为,与价值认知密不可分,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国内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研究中一直都受文化遗产客体论研究占据优势的影响,强调探讨文化遗产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理论供给,而从价值主体论层面探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构成并不兴盛,缺乏从价值主体——游客认知的角度进行探讨。与此同时,不同群体的认知差异到底如何,在不同价值维度和时间阶段表现出何种倾向性,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试图在顾客价值理论、消费者行为、行为地理学、认知心理学、跨文化交流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深入的旅游市场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基础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推理结合,非结构化访谈法概念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造模型相结合,试图从中西方游客不同文化背景和行为表象的视角,从时间(旅游前、旅游后)、空间(中国、西方)两个层面,以动态的眼光,定量化的研究,探索中西方不同群体对我国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差异,力图构建起以游客价值认知为导向的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测度模型和评价体系,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以文物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从游客“人”的体验层面来认识、评价我国文化遗产旅游价值,探寻中西方游客对我国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差异,分析其原因,从而为我国文化遗产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启示。具体内容如下:
(1)分析了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理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2)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化遗产旅游、顾客价值理论等既往研究进行细致的回顾、梳理与简评,找到本文的切入点;
(3)对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动态的认知测度,构建了待验证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结合实证分析,以西安几个典型的文化遗产地游客为例,通过文献和访谈得到问卷编制相关信息,收集相关数据并加以多元统计分析处理,得到了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测量量表和指标体系,运用SEM方法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
(4)将上述模型应用于中西方游客的认知差异研究,探讨了二者对各价值维度的内部认知差异,同时也对二者在顾客价值对行为意向影响上的差异进行探讨;
(5)就中西方认知差异原因进行溯源,并对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6)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研究创新、不足,提出了研究展望。
通过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由效率价值、质量价值、成本价值、服务价值、社会价值与享乐价值六个维度构成。其中结果层面的价值,即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与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相关性要略高于属性层面的价值维度,即质量价值、服务价值、效率价值、成本价值。
(2)除效率价值外,其他各价值维度上的认知均直接影响着旅游满意度。各价值维度尽管与游客忠诚度并无直接的显著影响,但社会价值和享乐价值可以透过满意度,对忠诚度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成本价值则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其中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更高。
(3)在质量价值上,中西方游客游览前后无显著差异;在效率价值上,中方游客的预期要高于西方游客,而在游后的感知上,二者则无明显差异;在服务价值上,中西方游客在游览前存在显著差异,而游览后的认知差异不明显;在成本价值上,二者在游览前后对成本价值的认知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价值上,二者在游览前的预期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游后认知差异不明显;在享乐价值上,二者在游览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
(4)中西方游客在价值维度对满意度的影响的认知差异上,除享乐价值到满意度路径外,其它价值维度到满意度路径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