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认知,具象,动物成语,植物成语,文化
● 参考解析
洪堡特曾说过:“语言是思维不自主的流射”。他以精神为基础,强调语言与精神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每个民族认知世界的方式都有独特之处,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便能够看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具有直接性、具象性和模糊性,这影响了汉语的产生和使用等方面。本文根据汉民族思维的特点,对汉语中的动物成语和植物成语产生的取象和成语文化意义的特点进行研究,找出二者在这些方面的共同特点;以思维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依据,着重研究汉语中的动植物成语的产生依据和文化意义的共性,通过讨论动物成语与植物成语的产生和使用特点,来看汉民族认知世界的方式。动物和植物是除人类之外的生命载体,它们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对象。动物和植物千姿百态、五彩斑斓,是人类本能的关注对象和认知对象,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的枯荣生死能激起人们的感怀,人们自然就将它们与自身比照,这些对动植物的认知成果都能在动植物成语的产生和文化意义的获得中得到体现。动物成语和植物成语是人类对动物和植物认知的成果的符号化,由于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之物,因此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生命的物象符号。除了符号的基本指称功能之外,动植物成语还大量地出现在汉语中,成为重要的语言材料,其中很大一部分成语由于种种原因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负载功能。
本文将动物成语和植物成语放在一起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的理由是:首先,动物和植物都是生命的载体,人们在对它们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将其生命特点作为共同的理据,因此动植物成语在产生方面也必然具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二,汉语中的一部分动物成语和植物成语来自于汉民族的文化典故,这使其具有了浓重的文化色彩,成了具有文化功能的符号,它们文化功能的获得途径和从具象中引申意义的成语有了区别,这是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关的本文第二部分对来自典故的动植物成语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第三,汉民族“立象以尽意”的思维特点,使人们容易选取动植物这种生命物象来比照人生世相,因此动植物成语在汉语成语中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语中动植物成语取象的手段和象征具有很多共同之处,本文第三部分对汉语动物成语和植物成语的取象特点和文化意义获得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