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国际知识场域,大学教师,身份认同,行动者
● 参考解析
国际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使西方文化已经渗入到我们整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之中,以至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此已失去了必要的反思、追问、批判意识与能力。本论文以高等教育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后殖民理论、知识-权力理论、身份认同理论等理论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中国大学教师在国际知识场域中的地位及身份认同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实践上有利于中国大学教师理性面对身份认同障碍,自觉开展身份认同实践,从而促进其文化与学术实践走向良性的运行轨道;在理论上则可以考察大学教师身份认同中的学理问题,拓展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与视角,丰富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理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所使用的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最后探讨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国际知识场域中的中国大学教师身份,提出国际知识场域是全球化语境中不同国家大学教师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网络。由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历史与文化霸权的现状,西方与东方国家之间的中心—边缘关系决定着各国大学这一知识机构与大学教师在国际知识场域中的位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知识/话语权力分配关系。从消极的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大学的产生是西方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的产物。而中国大学教师遵从西方文化与学术逻辑,是在遗忘着本国文化与学术传统的同时,不断地维护着、再生产着西方的文化霸权。
第三部分研究中国大学教师在主体与他者互动、比较中的身份认同。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身份的关系是大学教师身份认同必须思考的前提性问题。或许大学教师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但需具有社会批判精神。国际知识场域中的大学教师身份认同需要建构认同的文化主体及与之相比较的“他者”,在主体与他者的互动、比较中,发挥惯习的力量,争夺文化资本与知识权力,从而使国际知识场域处于动态、生成之中。从国际知识场域的权力本质与大学教师的学术实践来看,身份认同与去殖民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四部分提出大学教师是国际知识场域中的行动者的观点。从结构-行动者理论来分析,大学教师尽管要受到国际知识场域的制约,但其行动者的角色得以凸显。在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中,国际知识场域成为可资利用的规则和资源。国际知识场域与大学教师的惯习相互型塑不断地促进着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实践。大学教师尽管难以成为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但却可以将“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与学术实践方式。中国大学教师的文化与学术实践需要在本土境脉中寻找学术研究的生长点,研究我们民族的本土性问题,生产我们自己的地方性知识,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在国际知识场域中占有足够权重的知识资本,促使国际知识场域平等话语权力结构的生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