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消费文化语境中张爱玲及其作品传播现象的解读

关键词:张爱玲现象,消费文化,符号消费,大众传媒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张爱玲(1920年-1995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优秀作家。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在上海“孤岛文学”时期红极一时,其作品传遍了上海滩。1949年之后,因为其文学立场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有所犯冲,于是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远赴香港,之后移居美国,直至1995年“客死他乡”,也未再回中国大陆一次。但是几十年来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却是一个持续而有起落的文化景观。
8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有所松动的历史机遇,张爱玲及其作品得以重新出现。80年代精英文化层面的学术研究确立了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经典性所在,同时也带动了出版界对张爱玲图书的大量出版。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出版机构的市场化转型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商品化。伴随着这一变化,张爱玲及其作品成为了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作品商品化的典型。同时,大众传媒积极参与文化传播,并利用其对社会真实的“建构”作用催生了符号消费现象。在消费文化的现实语境中,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传播中逐渐合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文本,然后成功转化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消费符号。作家作品统一在消费符号中,出版与传媒也在消费逻辑中成为“最佳合伙人”,一起制造了持续的“读张热”事件,实际上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消费现象。张爱玲及其作品在消费语境中的传播有了明显的符号化倾向。因为在可观的图书销售量背后,在众多“张迷”眼中的,是一次又一次远离了文学主体,并逐渐成为一个可以用来消费的文化符号的“张爱玲”。说她的作品是怀旧的投射物也好,说她的作品构建的世界苍凉而且有惘惘的威胁也罢。坦率地说,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确是具备了“被消费”的特质。
本论文不对这一文化传播文本作任何优劣判断,只是以此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具体文本,研究图书在今天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现实处境和符号化的传播倾向。在出版机构和大众传媒的操纵下,图书的传播经历了商品化、符号化的过程。传播文本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符号价值和意义,也部分丧失了图书原本的审美属性和文化价值。同时,读者也因成为消费者而丧失了其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迷”就是部分读者在消费逻辑中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大众传媒也会在这样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传播过程中发生功能异化。大众传媒已经不仅仅是在发布和传播信息了,而是在有意发掘报道对象身上的“娱乐性”、“传奇性”和“趣味性”,同时积极炒作具有娱乐潜质的新闻事件。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