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键词:《诗经》,女性诗歌 ,孔子诗教
● 参考解析
作为诗歌的黄金国度,《诗经》开启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最为宏大的合唱。在这些朴实动人、直入人心的诗篇中,女性也第一次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声音,并对后世文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的历史已经造成了《诗经》与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关系,《诗经》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儒家思想的原初因素,是后世儒家思想发源的渊薮之一。本文试图将女性诗歌的解读与孔子诗教的阐释结合起来,为诗经女性诗歌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通过对诗经中女性诗歌的细读,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深入探讨孔子诗教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五万字左右,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探讨了孔子诗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可供利用的文献资料,对《诗经》女性诗歌的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并列出大致篇目,将女性诗作纳入儒家诗教视野下,从“兴观群怨”说分析女性诗作的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诗教并没有完全排斥诗的本体价值。相反,从孔子开始就已经在论诗用诗的过程中,将诗看作是富有生命、情感、灵性的歌唱,是心灵的跃动、灵魂的啸歌。这一点也正体现在《诗》中收录的大量与女性有关的诗歌中。诗经中收录了大量描写女性形象,表现女性生活,表达女性情感的诗篇。孔子作为诗三百的整理勘定者,收录保留数量如此众多的女性诗歌,涵盖了女性生活的很多方面,涉及到妇女生存的很多问题。这正是儒家诗教中人性关怀的诗性光辉在闪耀。第二章着重分析《诗》女性诗作的具体篇章所表现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从中所体现出的儒家诗教的情感特征,说明诗教是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以达到“纯正无邪”的教育目的。第三章借助女性诗作展现的生活状态、生存处境、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性别角色,探讨儒家诗教中“礼”的价值和作用,说明诗教将人的自然之情导向有节制的、善的更高境界,养成“温柔敦厚而不愚”君子儒的人格理想。作为道德教化和伦理教育的诗教同样立足于人性的本源,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根源于人类内在的心理诉求。诗教不仅陶冶了道德情操,提高了生活品味,更为重要的是使本来就是采自民间的《诗》没有变成僵死的文字,而是在继承与传授的过程中重新在民间获得了活泼泼的生命力,确立了中国诗歌总体上是一种关注现世的地位。我们不能忽视在《诗》作为原生态的乐歌在经过采诗、编诗以及春秋时代特殊用诗实践活动之后,它所发挥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社会政教功能。或许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在人们的价值理性和情感诉求普遍迷茫失落之际,重拾经典传统,发掘诗歌的情感教育功能、道德教化作用,将更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