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从单纯到丰厚——论张洁小说情爱叙事的流变

关键词:张洁,情爱观,创作风格,解构,性别意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摘  要
张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颇深的一位女作家。从1978年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以其清新的格调震惊文坛始,便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发表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祖母绿》、《无字》、《知在》等一系列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各个层面展现了社会与人生,创作风格几经变迁,然而对于爱情问题的探讨是贯穿其创作始终的。笔者认为,其创作风格的变化与其情爱观的嬗变有很大关联,因此,本文试图对张洁情爱观的变化做一个梳理,并探讨其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本文的基本结构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指出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学界对于张洁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其作品中爱主题的研究较少涉及,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意在研究张洁情爱观变化的轨迹,发掘其创作风格变化的内在原因。
正文分三部分:首先,从文本分析入手,梳理了张洁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爱观的变化。在《爱,是不能忘记的》等早期作品中,张洁相信爱情,她为我们构建了近乎完美的爱的神话,为我们塑造了令人仰视的男性形象。而自《方舟》始,张洁开始怀疑爱情。《方舟》中柳泉、梁倩、荆华三位女性的婚姻悲剧击碎了钟雨们爱的神话,其间透漏着张洁对于爱的深深的失望,然而失望并非绝望,张洁只是犹疑,但心中依然存有希望,于是有了《七巧板》和《祖母绿》。《七巧板》中尹眉与袁家骝让我们重温了爱情的温馨,然而此时的爱情已不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了,他们相爱,像普通夫妻一样的相爱,却不会像钟雨们一样缥缈、痴狂了。《七巧板》中,张洁在温馨的爱情中揉入了金乃文与谭光斗婚姻的悲剧,此时的张洁就如一位睿智的老者,时时给为爱情所迷醉的读者敲醒警钟。张洁是矛盾的、困惑的,爱的甜蜜与爱的易逝包裹着她,夹击着她,让她无所是从,这份犹疑摧毁了曾经的坚定。而在《祖母绿》中,张洁已将爱升华为爱一切的大爱。综观张洁这一阶段的创作,希望与困惑参半。《无字》的创作是张洁一生情感的总结,吴为与胡秉宸的爱恋就像钟雨和老干部一样,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幸运的是,他们终于在一起了,而这恰恰是他们的不幸,因为走近了,一切便不再是想象中的样子。太多的心酸,太多的苦难使张洁近乎歇斯底里了,她絮絮叨叨的诉说着、控诉着,却又不经意的回望那些曾有的甜蜜,她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知在》是张洁对爱情问题交的一个答卷,《知在》中以两种对立的爱情模式表达了张洁对理想爱情的理解,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那种平平淡淡、相濡以沫的爱情,而那种痴狂无理智的爱情吞噬了别人最终也是吞噬了自己;其次,在第二章中本文从张洁对男性形象的解构以及其作品叙事风格由线性化到零乱化的转变,分析其情爱观的嬗变对创作风格的影响。以《她吸的是带薄荷味儿的烟》、《上火》、《无字》等为例,张洁颠覆了早期作品中高大完美的男性形象,可以说是完成了从“崇父”到“审父”、“丑父”的转变。而历史的偶然性也消解了“英雄们”崇高的动机,在《无字》里,所谓的“英雄们”已走下神圣的祭坛,鄙琐的内心与过盛的欲望被赤裸裸披露出来;最后,第三章立足两性关系的立场,审视张洁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意识,分析张洁小说中女性受伤害的原因。张洁小说中的女性,往往以自己的想象来建构男性,想象与现实的差距造成了她们强烈的心理落差。而男性与女性在对待性的问题上,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是造成女性心理伤害的重要原因。
结语部分简要探讨了张洁创作现有的不足之处。当然,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张洁也不例外,对于政治历史等的关注虽然体现了张洁广阔的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感,但对自身并不十分熟悉题材的介入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当然瑕不掩瑜,我们期待张洁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在线 客服